在一九四九年之前,世界上确实曾有「马祖」这一地名。但并不是今天台湾人所认知的、以「四乡五岛」(南竿乡、北竿乡、莒光乡、东引乡)为疆界的「马祖」,而仅仅指涉当中的一部分岛屿。
今日构成台湾俗称「马祖」列岛的,包括南北竿、东西莒与东引岛。在一九四九年之前,这五个小岛,仅是闽江出海口散布的小岛,分属不同的县份,仅仅是渔民出海时一个停泊补给之处,多数居民随季节性迁移行踪,没有多少固定常驻人口。自明、清代开始,往往也是海盗躲避追缉的一处基地。
一九四九年后,中华民国于国共战争中落败,以此地的「五岛」为最后据点,和中共隔海对峙,才开始逐渐将原本分属福建省连江县(南竿、北竿)、长乐县(东莒、西莒)与罗源县(东引)的三岛共同划入连江县,一九五○年后,便被统称为马祖。
连江县是唯一一个「两岸共有」的地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辖区,有「福建省连江县」,而闽江出海口马祖群岛上,盘据着中华民国版本的「福建省连江县」,双县相望,映照出国共战争留下的痕迹。
「我们可以说,如果没有国共内战跟韩战,就没有『马祖』这个地方。」马祖资讯网站长刘家国如是说,「马祖是到国军来了以后,成立了『马祖守备区指挥部』,才有正式马祖这样一个名称来对外称呼(今日的四乡五岛)我们这个地方。」
今日说起来,「闽江口诸岛成为马祖」只是轻描淡写的一句话,但对于当年身在其中的马祖人来说,是「捕鱼捕一捕,就突然与家人分属两国」的人间剧变。
一九四九年五月十九日,台湾省主席陈诚颁布《戒严令》,范围并未包含金门、马祖,但在同年的八月二十六日,军队开始封锁南竿澳口,禁止岛上居民离境;十二月,中央政府迁台,《戒严令》范围纳入金门、 马祖等「接战地域」,亦开始实施军事戒严。
不过,一直到此时,「马祖」都尚未正式成形。虽然中华民国政府封锁金马,但解放军并未立即严格管制海岸,马祖莒光列岛与福建长乐地区仍有往来。根据马祖居民刘枝莲的回忆,包含她的母亲在内,有许多马祖人一九四九年时都仍然滞留在福建长乐,「直到一九五○年四月七日,母亲搭上最末歷史航班,四月八日解放军才正式宣布封港。」
此后经年,马祖与金门一同成为前线战区,与金门不同的是,马祖并未发生像古寧头战役、八二三炮战这样的大规模炮战与陆战。在一九四九年后的中华民国战争史上,马祖处于一种「长期备战」,但仅发生过周边海域的空战,以及解放军宣传弹炮击造成平民伤亡等事件。
值得一提的是,在马祖列岛之中,东引岛位于最北疆、与其他岛屿距离最远,且设有「东引地区指挥部」,让不少东引人有相当强烈的地域独立认同。身为东引人的刘家国就说,他的不少乡亲都自认「我是东引人,不是马祖人」,甚至有过上台领奖时大喊「东引万岁」、将荣誉献给东引的事蹟,「但可能不会说自己要献给马祖。」
因战争而凝聚的浮岛,儘管一同被称为「马祖」已有半世纪之久,但在人们心中,仍然隐隐可见歷史遗留的、指向不同方位的细纹。
无论对哪一个岛屿的马祖人来说,因「准备战争」而生的断裂来得太快,但实际的战争,又彷佛一直没有发生。长年的「枕戈待旦」岁月,让他们不敢想未来,却已习惯灵活地替自己与家人寻找保命的避难所。与金门曾经歷过大战、有许多记忆想急着倾诉的感受不同,在歷史面前,许多马祖人常常感到闷声失语。
马祖青年发展协会创会理事长曹雅评如是说:
我们很边缘,所以很少主动表达自己的意见,都要看眼前的情势再决定。不是因为短视近利,而是因为我们不敢想未来。长久的歷史告诉马祖人,我们没资格决定自己的未来。大家确实害怕战争、害怕衝突,但最害怕的是,下次战争到来的时候台湾人会抛弃我们、把我们直接让给中共。是一直以来都很害怕。但也有些长辈会因此生出想要「投靠对岸」的心情,在各种害怕中长出一种奇怪又矛盾的想法。
原本不甚富裕、甚至分属三县管辖的「四乡五岛」,在军管之后,却成为国家重点建设的「模范前线岛屿」,许多马祖人回忆起战地政务时期「既管制又建设」的岁月,爱恨交织、滋味复杂,并不全是批评。
「如果没有国民党,我们今天还是一个渔村,没有这些建设跟投入啊。马祖很多人是这样想的。」南竿乡马祖復兴村村长曹尔岚说。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