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经济」发威,全台百货商场开发案,将进入百家争鸣时代。
瑞普莱坊零售暨饭店不动产服务资深总监李诚庆表示,随着疫情缓和,体验式经济可望重返消费通路,成为未来百货商场吸客利器之一。
李诚庆表示,儘管近两年陆续有百货商场退场熄灯,像日湖百货、京华城等,拆除改建为住宅或商办,但是新的商场开发案,却持续推出。
从这波百货商场大洗牌中,可观察到大型化、轨道型、复合型、甚至是把休閒和服务结合在一起的全客层,是百货商场、购物中心的发展趋势。
不过李诚庆也点出,随着全台海量新增商场陆续完工,「招商一定会相当辛苦!」,预期以后定会掀起品牌战,具有集客力的大店、大品牌,势必成为眾家商场竞逐的目标。
但是有些商圈未必适合大品牌生存,可能具有无可取代的特色品牌才是吸客利器,因此开发商未来招商,一定要更加灵活,突显出本身地利条件和特色,才可能胜出。
瑞普莱坊市场研究部总监詹宗煌表示,建商跨足商场百货必须赚「管理财」,会形成一定的进入门槛,有些大型建商并不敢贸然涉足百货商场。
跨入商场的建商,会有两个,不大好过,一个是开发阶段没有思考清楚即决定投入,一个则是经济能力和绩效未如原先预期,造成资金回收比预期慢。
詹宗煌指出,建议建商若计划投入商场开发,最好开发前期即找好品牌商进入,以减少营运风险。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