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清算银行 (BIS) 发布最新季报警告,美元升值加上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将引发全球停滞性通膨风险大幅升高。
报告提到,大宗商品价格上扬以及美元升值,都使得商品进口经济体面临低成长与高通膨的危机攀升,换言之也就是外界所称的停滞性通膨风险。它认为两者情况的结合,背离了歷史模式,并升高全球停滞性通膨的风险。
该银行还指出,相对于已开发国家,新兴市场经济体所受的衝击更大,这反映出后者对于商品的消费增加,以及它们更容易暴露在全球金融情势动盪中。
BIS是透过分析过去30年、22个大宗商品进口国的季度资料,得到如此的结论。
疫情过后商品价格持续上涨,至于联准会激进升息则为美元转强带来了支撑。
BIS解释,商品价格走高通常会引发通膨压力加重与抑制商品进口国的经济成长。至于美元升值在美国以外的地区也会出现类似影响,特别在新兴经济体上尤为明显。
报告表示,商品价格上涨带动通膨升温,可能促使央行以货币政策做为回应,进而伤害实体经济成长。由于商品多以美元计价,因此一旦美元升值,更将加剧停滞性通膨的问题。
BIS还补充,商品涨价也将侵蚀债务偿付能力,导致金融条件出现紧缩。
报告显示,商品价格与美元匯率之间存在正相关,意味未来的总体金融稳定政策恐将面临更大挑战。这将使得总体经济的波动加大,以及更难在通膨与产出稳定之间进行平衡。
该报告也认为,市场不应该排除全球央行协同将利率升至高出预期水准的可能性。BIS货币和经济部门负责人波瑞欧( Claudio Borio)表示:「各国央行向来很清楚完成该工作的优先顺序,以及对于过早宣布胜利应该更为谨慎小心。」他认为这样审慎的态度是非常适当。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