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的自由学风在高等教育的体制上,首开公立大学校长自「官派」改为「遴选」的新风气。

2017年台大校长遴选委员会委员虽已有教育部的代表。惜此遴委会在次年元月5日宣布选出的第12任管中闵校长后,却深受「卡管」与「拔管」等一连串政治歪风的干预,歷经3任教育部长折磨,延宕一年后,台大才有新校长上任,也是台湾高教史上抹黑校长个人与大学声誉最长的黑暗日!幸具人文素养的管校长身处政治浪头钢索中却一一挺过,趁卸下校长重责而旧伤记忆仍存之际,与杨渡联合出版《大学的脊梁》一书,为捍卫大学自治留下宝贵的歷史纪录。

回顾当时讨论最多的是《大学法》是否合乎时代潮流。由于许多关注台湾高教的学者,并非具法律专长,所以绿营学者举办座谈会时,许多人怀着虚心学习的态度,聆听「反管」人士的法律论点,可惜在绿营主观意识下,反缺乏说服力,更何况对先进国高教体制的广度与深度的认识不足,仅以选边站的法条自圆其说,自然难以引起高教界的共鸣。偏偏当时教育部的潘文忠与吴茂昆两部长过去甚少高教的论述,不易服眾。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台大歷任校长、代理校长、多数遴选委员及管理学院校友群,锲而不舍坚持台大的自主性,甚至在5月4日傍晚举办大型活动,力挺已遴选出的管校长,深得他校与更多校友前来支持,确实是逆风而行,唤醒大学的灵魂,展现知识分子的风骨。

政治挂帅凌驾高教之上,反引发民眾的反感与不信任。随后,执政党选举失利,管校长才有机会上任。诚然,政府的高教投资,是台大最主要的财源。大学自主在经费与法制尚未与时俱进之下,犹如缘木求鱼、举步维艰。台大并没有美国加州大学的董事会,有其独立自主权。

《大学的脊梁》一书,明显指出台湾高教未来展翅的困境。问题是台大校友踏入政界,在重要决策时仍无明智判断,而且不尊重学术伦理和价值,岂不正反映30年前台大教育的缺失?笔者曾写信给当时的总统、副总统与行政院长3位台大校友,可惜他们仍坚持意识形态,择不善而固执,却重创整个学术界,同时也有大大伤害了政府的民主形象。

新书出炉了,政治黑手不离开校园一天,革命便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大学体制的改革迫在眉睫,需要立法院多办公听会,积极在法制更上层楼而臻于完善。(作者为国立台湾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兼任教授)

#政治 #大学 #台湾高教 #校长 #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