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在俄乌战争中大放异彩,中科院14日对外展示9款已量产及研发中的无人机,其中有台版「弹簧刀」之称的巡飞弹无人机系统首次亮相,轻便易携、能精准打击高价值目标,是近程精准打击重要武器。
中科院昨于台中航空所办理「我国军用军规无人机发展与应用」成果记者会,展出已量产的锐鸢一型无人机、红雀二型无人机、战术进程无人机以及剑降反辐射无人机。
另外,红雀三型、锐鸢二型、腾云等3型侦搜型无人机,以及巡飞弹、卫星定位攻击、目标影像攻击等3型攻击无人机,计有5款、6型无人机则在研发测试中。其中,巡飞弹无人机系统与美制「弹簧刀」自杀式无人机类似,整体包含折迭翼无人机、发射筒、操控器,体积轻便可收纳于战术背包,让单兵携行。起飞前,人员可先行规画任务,由无人机自主巡航至目标区,再利用前方的EO/IR(可见光/红外线)酬载进行影像辨识、追踪,最后单兵操作进行俯衝攻击。
巡飞弹无人机导控距离逾10公里,滞空时间大于15分钟,具备跳频抗干扰能力,前方装载的高爆弹头具备感炸模式,主要用于近程打击。由于体积小、噪音低,不易被敌方发现,可攻击高威胁、高价值人车等目标,中科院航空所所长齐立平称其为「大型飞行手榴弹」。
齐立平说,军用无人机区分为「军用商规」与「军用军规」两类发展,商规为运用民间现有技术能量生产制造,军规则由中科院规画、研制。齐立平强调,中科院将深化无人机技术,以发展侦打一体及战略型无人机为重点,并依政府无人机产业推动政策,将成熟技术与产能释放给民间,共同打造「无人机产业链」。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