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源15日受邀到三三会就「台湾能源转型与零碳政策之问题与建议」进行专题演讲,直言2025年核能全部除役后,台湾能源转型将遭遇五大问题,而解方就是核电延役。
首先是缺电问题,梁启源指出,目前再生能源、燃气发电目标明显过度乐观。三接因藻礁问题工期将再延宕2.5年,协和四接、台中五接也有环评问题,都将影响未来供电,2025年核电厂全面除役后,缺电问题会更严重。
二是排碳及污染问题。梁启源指出,随着台商回流及高科技产业扩展,未来电力需求只会成长,当替代的再生能源进度落后及燃气机组无法补上时,为避免缺电,燃煤占比将不减反增,空污及碳排问题会更加恶化,未来被欧盟课徵碳关税将无法避免,更将重创对欧盟出口。
第三是区域供电失衡、电网崩溃风险。梁启源指出,目前需南电北送源于北部缺电,再究其根源,关键仍在2025能源转型政策,中北输电干线只要有任一电塔倒塌,北部甚至全国将大停电。
四是电费涨幅能否负担。梁启源估算,为让再生能源、燃气发电替代核电,再加上废核四摊提,2022年减核成本为793.2亿,已占台电总亏损30%;2023年再加上核二除役的减核成本270亿,合计已逾千亿;而比起燃煤与核能,再生能源和燃气发电成本更高,2025年占比分别为20%与50%,会进一步推升电价上涨。
最后是能源安全问题。梁启源说,目前液化天然气储槽容量可用天数,全年平均13天,夏季因用电量高,可用天数更只剩8天,若有颱风或对岸海空封锁一周,燃气电厂就将停摆。而一架飞机运送的核燃料可发电量相当于92艘船的燃煤发电,40艘船的燃气发电,这种能源安全也是使用核能的优点。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