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会出手救寿险业了。保险局16日宣布,修正外匯准备金提存公式,其中新增传统避险成本提存或冲抵机制,即一年期换匯(CS)成本高于歷史平均值时,如2000年到2022年平均是1.42%,则避险工具差额可用外匯准备金冲抵25%,成本低时差额增提25%,依现行情况,每月最多可贡献寿险业逾200亿元获利,3月即可适用新规。
第二是将提存上限由国外投资总额9.5%,改为未避险部位加计外币保单净值的风险值95%,目前大约是未避险部位的7.6%,寿险业依去年底估算上限是2,128亿元,去年底寿险业实提2,289亿元,已触及上限,有九家可免再增提,匯兑利益可100%直接进损益。
第三是调降提存下限,即动用警戒线由前一年余额或2012年以来年底余额的20%,去年因新台币贬值,快速提存,今年下线拉高到458亿元,这次改为前五年平均月固定提存的六倍,下限现约139亿元。
保险局副局长蔡火炎表示,公式调整近日就会公布,寿险业者3月就可适用。对大型寿险公司将是一大利多。这三大调整,有三大影响,第一是获利新动能,依目前CS及无本金远期外匯(NDF)目前逼近4%或逾4%,高出的成本可收回外匯准备金,「且会经损益表」,依寿险业避险比重约7成,一个月最多可增加获利逾200亿元,7成又集中在国泰人寿、富邦人寿、南山人寿、新光人寿、中国人寿及台湾人寿等六大寿险公司,单月可贡献获利逾百亿元,将成股债行情不佳、台美利差扩大时的重要支撑。
第二大影响,是新台币大幅贬值时,寿险公司若外匯准备金快速增加,提存余额触及提存上限时,即不用再提存,无论是强制提存或有匯兑利益时50%的超额提存都将暂停,保险局表示,以去年底试算,有九家寿险公司已达上限,2月则是国泰人寿、富邦人寿、南山人寿都已达标,3月只要新台币贬值,匯兑利益可完全贡献获利,不用再增提外匯准备金,提存成本也大幅下降,一个月可省数亿元。
第三大影响,下限更动,则不会因去年提存过高,即今年若新台币急升时,很快触及警戒线,即不能动用外匯准备金,且要加倍提存,直到提存达下限三倍,才能重新做用,在新台币升值时,恐加重寿险公司匯损。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