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长史哲上任后,面对中正纪念堂转型难题,20日上午接受广播节目主持人周玉蔻访问时表示,转型正义不必然是剷除式,中正纪念堂转型正义有高度政治敏感性,不是文化部或个人能单独决定,是整个政府团队要共同面对,目前社会对于「去个人化」、「改名」有共识,执行面则要从修法着手。
史哲表示,台北市长蒋万安在九合一大选前,也曾提出将中正纪念堂改名为「台湾建设纪念馆」的想法,「可见不管是『无形的』转型概念,或是『去个人化的』更名,大家都有共识。」史哲说,他不是指要就此改名为「台湾建设纪念馆」,「但至少改名不叫中正纪念堂,去威权化这件事情大家有共识。」
他说,就中正纪念堂的法源,已明定这座建筑本身就是为纪念先总统蒋公而设,会有蒋公象徵物收藏,「这就是一种个人化,现在大家对去个人化有共识,但这些不是一声令下就能执行,而是需要修法。」
史哲表示,过去并没有「转型正义」这个名词,「转型,可能很多人认为要把它拆除,我觉得这几年,大家渐渐知道,转型正义不必然是剷除式。这是一个高度政治敏感性的问题,所以这必然跟大眾性的选举连结在一起,每到选举有机会处理的时候,下次选举又来了,这必然相关的,不是谁故意要规避这件事情。去个人化改名的修法是有共识,至于修法时机,我认为有政治技术问题。」
他说,如果不能让社会有一个长期的喘息、沉淀和讨论,就不能在一个理性的状况下处理。经过了这么多年,现在谈中正纪念堂的转型正义,不必然就一定要拆除堂体本身。而改名去个人化、去威权化似乎获得某种程度的共识,行政院转型正义会报正在处理这样的议题,第一步就会从修改《中正纪念堂组织条例》着手。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