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内老年人口不断增加,愈来愈多人面临脑神经退化与脊椎老化等问题!原以为罹患巴金森氏症的林先生,因出现脸部僵硬、无法正常说话、饮食,甚至走路只能以小碎步的方式前进,结果就医检查后才发现罹患水脑症,最后以免开颅的腹腔引流手术排出脊髓液,顺利恢復正常生活。
本报26日与花莲慈济医院合办「旺旺中时生活讲堂」,邀请到花莲慈济神经医学外科主任蔡升宗、神经医学主治医师廖家麟分享水脑症、骨刺的预防治方针。蔡升宗提到,大脑每天会分泌500cc的脑脊髓液,用于脑内与脊椎循环,目的是保护神经与排除神经代谢废弃物;如果循环功能退化就会导致水脑,进而压迫到脑神经,此时就会出现记忆力衰退、动作迟缓等症状。
蔡升宗表示,民眾一般不易分辨水脑症与巴金森氏症的症状差异,因为两者都有生活无法自理的症状表现,需要经过仪器检查才能断定。如果诊断是水脑症,可採腰腹引流手术,只要将脑部积水引流出来,就能改善神经压迫与血液循环,让病患恢復行动力。
廖家麟则解说中高龄长辈常面临的骨刺问题。许多病患都认为长骨刺需要开刀,但他指出有多达9成的骨刺不需要手术,因为发生疼痛不一定代表长骨刺,因此会建议病患先就医找出病因,配合医嘱从吃药、打针、休息等开始,如果效果不佳,再接受核磁共振、电脑断层等精密检查。
不过,若经保守性治疗后,仍常遇到疼痛或肌肉萎缩、持续酸麻痛不能睡觉、无力、走路不稳、尿失禁等症状,就该考虑脊椎手术治疗。廖家麟分享,目前有各类的脊椎手术可提供病患选择,透过高科技的辅助,让医师能更精准微创治疗,呼吁病患可与医师讨论最适合自己的手术与治疗方式。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