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国家统计局27日公布,2023年前两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为人民币(下同)8,872.1亿元,较上年同期暴跌22.9%,不仅跌势扩大,且为该指标连续第七个月下跌。专家分析,除了比较基期偏高,市场需求不振、营收降幅大于成本降幅等亦是主因,也为经济復甦前景埋下隐忧。
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两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收年减1.3%,同样为负增长。从企业类型来看,国企实现利润总额3,449.1亿元,年减17.5%;股份制企业获利6,719亿元,年减19.4%;外商及港澳台企业获利1,761.3亿元,年减35.7%降幅最多;私营企业获利2,559.3亿元,年减19.9%。
统计局工业司统计师孙晓解释,前两月工业企业利润大跌受到多重因素影响。一从收入看,儘管工业生产有所回升,但市场需求未完全恢復,企业营业收入年减1.3%,降幅较上年12月扩大1个百分点。二从成本看,营收降幅大于成本降幅,导致企业毛利下降,下拉工业利润18.6个百分点。
三从价格看,PPI受同期基数较高影响,降幅较上年12月份有所扩大,对企业盈利形成较大压力。孙晓表示,从产业别来看,採矿业、制造业获利明显落后,电力热力等行业利润维持较快增长,线下消费相关行业明显回暖。
贝壳财经报导,植信投资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罗奂劼表示,儘管当前企业经营仍面临较大压力,但仍有三点乐观期待之处。一是消费品制造业利润降幅收窄,表明需求正在回暖。二是新动能行业利润增长较快,显示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稳步推进。三是今年前两月多项宏观数据恢復良好,包括2月制造业採购经理人指数(PMI)连续扩张等。
罗奂劼认为,随着生产秩序进一步恢復正常、企业纾困和稳增长政策持续发酵,工业企业经营状况有望在第一季筑底回稳,第二季回升,企业利润有望在下半年由降转升。
展望未来,财信研究院预计,工业企业仍处于去库存周期。从歷史经验来看,PPI增速与工业企业库存增速高度相关,预测短期内PPI年增率将继续回落,推动企业去库存。其次是当前工业企业库存增速处于偏高位置,且上、中、下游制造业库存增速均不低,未来仍有一定回落压力。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