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年度盛会博鳌亚洲论坛,《注定一战?中美能否避免修昔底德陷阱》作者、哈佛大学教授艾利森(Graham Allison)也是座上客。艾利森在会议上论当今大国竞争时,谈到中国歷史1000多年前的「澶渊之盟」。他也提到「儘管在某些领域是竞争对手,但我们有100个理由来解释,中美两国可以在相互合作中受益。」
「修昔底德陷阱」指世界歷史上新崛起大国与现有大国往往难免战争,艾利森周三在博鳌亚洲论坛主张通过超出以往的外交做法来避免歷史重演。他说:「我们不需要战争造成的流离失所,也不需要金融危机造成的重大灾害,我们可以进行相应的管控。」
艾利森肯定中国在很多全球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如果中国能在俄乌战争上发挥这样的带头作用,调解越快越好,就会帮乌克兰和俄罗斯民眾早日脱离痛苦。」
面对大国竞争,艾利森提及中国一段歷史:「千年以前,北宋和辽国缔结了一份和平条约,也就是澶渊之盟。对手之间既有竞争又有合作,这给我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他指这为北宋带来120年的和平。他明白澶渊之盟或许在中国史学界有所争议,但回顾这120年也是北宋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他补充:「大国竞争并非就此消失,我们要瞭解21世纪的特殊背景下,中美两国在哪些方面可以合作。因为我们都有庞大的核武库,一旦爆发的话,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生存下来。首先要保证各国的生存,并因此促进合作,然后再有竞争关系。我们要管控好这样的竞争关系。」
澶渊之盟是北宋第三任皇帝,宋真宗景德二年,即西元1005年间,与北方契丹人建立的辽国签定和约。当时辽正南侵中原,宋处于守势,但成功击杀辽将萧挞凛,宋辽争执下展开和平谈判。
澶渊之盟确立宋辽两国边界,双方通商通使,甚至在边地灾害时期互相赈济,开创了近120年整体和平,直至北宋末年中原王朝积弱,辽军才再度南侵。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