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车近半世纪的新竹市西大路地下道因年久失修,有结构与严重漏水情形,市府斥资1亿元整修,地下道已于今年1月底通车,但仍有漏水等多项问题,多位市议员质疑改善工程的品质,呼吁市府别再花大钱做无法解决的事。
西大路地下道是市区连接科学园区的重要道路,但有严重漏水、结构等问题,市府去年斥资7488万展开44年来最大的整修工程,改善整体防水、补强结构、景观等。
虽然结构等工程都已完工,但仍出现漏水等多项问题,尤其工程经费多达7488万,再加上变更设计工程经费2500多万,遭多位议员炮轰。
市议员林彦甫指出,西大路地下道花了1亿整修,但遇雨依然出现顶板渗水滴到路面情形,且工程缺失项目眾多,让人质疑前朝市府又要求厂商赶工而未确实查验施工品质。市议员廖子齐、施乃如、田雅芳也都针对漏水情形质疑市府,廖子齐说,45%的钱都花在补强结构上,但还是有漏水情形,这是民眾较在意的。
市议员张祖琰说,改善工程中的耐候钢让人有疑虑,其优点是不需常保养,但碰到雨水就会流锈水,不适合市区地下道,而改善工程又在耐候钢外层上漆,是很衝突的作法,用比一般钢材昂贵的耐候钢去施作,最后又上漆,遮掩掉它的优点,实在让人匪夷所思。
市议员田雅芳指出,很惊讶花了这么多钱,最后是持续漏水、无法改善,只能漏哪里补哪里,质疑改善工程完成后,究竟还能使用多久?希望市府不要一直做花大钱又无法解决问题的工程。
市府工务处表示,会选择耐候钢是因在户外,希望尽量不用去维护,工程单位已尽力改善产生锈水的成因。排水、导水效能问题,导水的部分有在结构工程中处理,但渗水仅能就看得到的地方作处理,剩下的只能尽全力抓漏,目前是依据导水、排水、抓漏3大原则处理。至于保固,工程是3年,结构5年,渗漏部分在3年之后工务处仍会持续检视。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