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季冷热交替频繁,整体气温为正常至偏暖,但降雨方面,除了4月下旬受到锋面影响造成中部降雨偏多外,2月至3月间降雨偏少,春季累积雨量为史上同期第4少,也是20年来同期最少的一年,不到平均值的6成。而南部解渴则要再等等,预估夏季季风环流有机会在5月下旬建立,才会带来大规模降雨。
中央气象局预报中心主任吕国臣表示,今年2月至4月底这段时间,温度变化上偏暖,主要因为今年春季北方冷空气强度偏弱;至于降雨偏少原因,从2月1日至4月降雨来看,虽然每一次锋面都会带来降雨,但较为零星,较明显春雨只有3月中旬至3月下旬,及4月中下旬因旺盛对流,才为中部以北带来明显降雨,而造成今年春雨偏少的原因,包括反圣婴现象、反气旋增强等,使台湾周边天气稳定、乾燥,导致少雨。
吕国臣表示,梅雨季时北方高压退缩、暖气团往北,此时在台湾易形成滞留锋,并带来短时强降雨,每年梅雨季雨量变化大,如2012年曾降下史上最多的891.1毫米,但最少的1980年仅有193.4毫米。
外界关注今年梅雨季带来的大规模降雨,是否会较过去晚发生?吕国臣说,过去20年趋势显示,梅雨季大规模降雨的时间有往后延迟,仍集中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之间,显着降雨要有西南风及北方冷空气配合,预估5月中上旬西南风建立机率较小,有机会在5月底建立,北方冷空气适时南下,才会带来明显降雨,届时南部才有机会解渴。
吕国臣指出,从动力模式分月预测显示,5月至7月气温为正常到偏高,5月雨量为正常至偏少,6月为正常,7月尚未有偏少或偏多讯号,预测整体雨量为正常。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