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超级财报周来临,科技巨擘苹果财报4日重磅登场,高盛证券提前送暖,看好iPhone销售有撑,抵御Mac的疲弱,并将苹果目标价由199美元象徵性升至200美元,凸显力挺苹果后市决心;法人指出,苹果股价若能在法说后持续攀高,台系供应链将有补涨可期。

苹果股价自2023年初以来,已经上涨了3成左右,几乎是同期间那斯达克指数涨幅的2倍,也是全球大型科技股的亮点所在。不过,对应至台系重要供应链,包括:大立光、玉晶光、台郡、臻鼎-KY、欣兴、景硕、华通、台积电、鸿海、和硕等,股价表现都没有苹果本身来得亮眼,明显落后。

法人剖析,扣除服务事业贡献苹果成长动能、不属于台系供应链着墨较深的硬体范畴这一大因素,随iPhone 15系列新机逐渐引起市场讨论,若苹果财报公告后股价走涨,搭配市场将注意力转向iPhone端,且智慧机悲观氛围逐渐消散,则台系供应链就有补涨机会,并带动行情摆脱近期低迷气氛。

瑞银证券台湾硬体科技研究部主管陈星嘉指出,虽然iPhone上半年需求不佳,会对相关供应链股价产生压抑,但长线仍看好苹果的成长题材,台系大厂中最看好台积电、大立光、鸿海。

针对上半年iPhone出货量表现,摩根士丹利证券估计iPhone第一季拉货量为5,400万支,第二季处iPhone新旧机种交接期,单季出货量将衰退到4,100万支;瑞银证券对iPhone第一季出货量估计为5,100万支,季减3成、年减13%,第二季iPhone出货量估计同样为4,100万支。显然外资研究机构对第二季处新旧iPhone交接期,已有预期;法人指出,iPhone销售重头戏,仍要等下半年发表新机。

高盛估计,苹果第一季每股税后纯益(EPS)为1.45美元,略优于市场共识的1.43美元,营收为945亿美元、年减3%,其中,734亿元来自产品销售、服务事业营收则为211亿元。高盛强调,市场现在对产品营收成长放缓过度关注,掩盖了苹果生态系的强劲实力,轻忽相关收入的续航力与能见度,直言苹果依靠总用户量成长、服务事业增长,伴随产品创新能力,足可抵消产品销售减弱的短期逆风(换机周期延长导致iPhone需求偏弱、消费者对PC与平板的需求减低)。

#出货量 #苹果 #大立光 #法人 #iPhone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