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选举前,手握行政资源的执政者便开始释出建设利多,尤其交通工程属于庞大、有感、看得到,常被拿来拢络人心。盘点过去2年多行政院核定、通过环评或动工的大案,多分布在桃园、台中与高雄都会区,其中又以民进党长期执政的高雄最受宠。
蔡政府2017年提出前瞻基础建设计画,规划8年8825亿元特别预算,约半数用在轨道建设,包括台铁、捷运、观光铁路。但不是所有案子都能顺利进行,例如蓝营重新执政的台中市,经费700多亿元的山手线计画,因中央和地方经费分配问题搁置;捷运蓝线则是迟未通过政院核定。
绿营长期执政的高雄市,总经费1442亿元的捷运黄线去年获行政院核定,由中央负担833.82亿元、高雄市政府负担608.55亿元,日前举行动工仪式,距离总统大选不到1个月。
高雄获得的挹注不只有捷运,冈山第二交流道获行政院核定后,今年3月通过环评;规划10几年的国道7号,3月同样被行政院核定,经费1358亿元;同样被讨论超过10年的国道10号里港交流道至新威大桥新辟道路工程,能串连起屏东里港与高雄美浓、六龟,也在12月动土。
近年同样得到重点关照的还有桃园,包括桃园铁路地下化、机场捷运绿线等,2件案子经费超过2000亿元,都是让其他县市看得流口水的大案,而工程都已在行政院副院长郑文灿担任桃园市长时启动。
而桃园捷运绿线延伸中坜与大溪,前者拚年底通过政院核定,后者由交通部审查可行性研究中。交通部10月也有条件通过桃捷棕线可行性研究修正报告及综合规划报告,总经费由195.58亿元调整为456.49亿元。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