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公车脱班、误点问题严重,去年在议会引发诸多讨论,交通局近日公布汽车客运营运与服务评鑑,认为市公车班次异常现象在108年实行稽核制度后,已从原本的异常比例10%降至1.33%,明显改善。蓝、绿议员对此不表认同,质疑与人民感受落差太大,要求交通局彻底检讨考核、补助标准及系统准确度。

该计画是针对台中市公车业者的场站设施服务、运输工具安全性、旅客服务品质及公司经营管理等5大项目、33项指标做评鑑,对象涵盖台中市256条路线、共17家业者,结果包括统联客运、仁友客运等8家业者评鑑甲等,另台中客运、国光客运等7家乙等,东南客运、丰荣客运则为丙等。

交通局长叶昭甫表示,此评鑑结果将影响客运业者的补助款金额,若评鑑为乙等的业者补助款可能打9折,若以大型公车业者每年补助金额数千万来计算,衝击不小;至于评鑑丙等的业者若是连续2年为丙等,就必须检讨是否收回其目前经营的路权。

而在各评鑑指标中,交通局列出主要待精进及改善的项目包括公车站位滞留超过3分钟、公车准点率及站牌资讯正确性、车外路线资讯正确性等,其中,公车准点部分,评鑑认为市府108年首创实施自动稽核机制,并透过公车动态进行班班查核,公车发车异常比例已从当时的10%降至最近约1.33%,且人民申诉案件量也明显下降。

民进党议员周永鸿认为,这样的评鑑结果与人民的认知、真实感受距离太远,光是他周边民眾反映的公车误点情况可能就超过10%,评鑑竟指只有1.33%,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另交通局应将考核情况落实到补助标准,督促业者具体改善,尤其要提出更积极的政策解决司机荒、公车班次问题,真正改善台中市交通情况。

国民党议员杨大鋐说,他跨年时还接到民眾反映等公车等了2小时的情况,对于班次异常有改善的评鑑结果持怀疑态度,要求交通局应具体了解问题,并提高公车到站系统准确度,避免衍生民怨。

叶昭甫强调,为让评鑑更能呈现公车情况,今年起将改为上、下半年各评鑑一次的方式;另发车异常比的指标是透过公车GPS系统量化得到的数据,精准度相当高。

#准确度 #人民 #交通局 #班次 #评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