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屏东来义乡的崑崙坳古道,过去原为排湾族与卑南族部落的传统贸易路线,但因年久失修,总是呈现蔓草荒烟,来义乡公所近年来透过巡礼踏查,配合耆老口述歷史,决定着手修復,首段2公里的喜乐段将在今年4月完工,可望配合二峰圳,打造深度山水游程。
崑崙岰古道位于台湾南部,于1874年清治时期被开辟为正式道路,是清朝开山抚番政策中最早完成的一条抚番道路;古道起自高雄凤山,经屏东县来义乡,翻越中央山脉至台东县金崙,总长约105公里,横跨海拔高度在200公尺到2068公尺间。
地方耆老指出,崑崙坳古道最早是排湾族古楼社、来义社与东部排湾族、卑南族联姻的山径,更是过去排湾族古楼社族人在山中打猎、採集药材,送至台东与其他部落交易,换取民生用品、盐巴、衣服等物资的重要贸易道路。
来义乡公所农观课长陈惠娟表示,日前透过访谈及实地探勘,竟发现在喜乐发发公园上方,有一条美丽且被遗忘多年的美丽林道,整个古道透过手作,蕴藏百年的传统知识与歷史故事,眾人决心修復后重新与世人分享。
透过田调发现,古道过去主要由邻近部落自发性修復,但随着擅长技法的族人逐渐老迈凋零,工法出现断层,让古道又开始淹没在蔓草之中。
陈惠娟指出,乡公所聘请专业步道修復师,加上部落耆老的口述记忆,同时雇用中生代族人加入,採取自然工法的纯手作方式企图还原过去样貌;在修復过程惊见早期砌石边坡、井然有序的交错板页岩等,让眾人惊嘆老祖先在山林间的智慧。
首段喜乐段可望在4月修復完成,未来会陆续修缮在来义乡境内的古楼段、旧来义段,打造乡内新一处的文化观光产业。陈惠娟说,由于山林经过休养生息,保留丰富生态,此处更是紫斑蝶迁徙路境,加上下方就是二峰圳,未来希望透过导览游程,将这条歷史古道重新与外界分享。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