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清代新竹士绅林占梅于1849年兴建的林家私人庭园「潜园」,过去曾被列为台湾5大名园之一,不过百年前因都市计画、开辟道路、颱风等因素毁损、搬迁、拆除,新竹市政府规画「潜园復建可行性评估暨数位重现计画案」近日决标,希望评估重现潜园风华的可行性。
市府指出,潜园原址位于今新竹市中山路与西大路西北角,19世纪清道光29年、西元1849年由新竹士绅林占梅建立,当时为林家私人庭园,用以招待宾客,曾列为台湾5大名园之一,园内最广为人知且最重要的建筑之一即是「爽吟阁」。
新竹市文化局的新竹市地方宝藏资料库指出,1895年7月日军接收台湾,率军的北白川宫能久亲王曾进驻潜园爽吟阁。能久亲王在乙未战争期间病逝,日人为纪念能久亲王在台的行迹,广设「御遗迹」,爽吟阁亦为日人所重视。
20世纪初因日人执行都市计画,市区改正中计画开辟道路通过潜园,后代将爽吟阁捐给地方政府,并于1918年拆迁至新竹神社内。2002年新竹市政府评估爽吟阁保存状况不佳,加上遭受颱风破坏,暂将其拆除。
由于潜园及爽吟阁等极具歷史文化价值,民间文艺界及市府多年来一直有修建的声音与讨论,但因潜园占地不小,重现其风华有空间上的困难,原有意在新竹公园内重建,但之后作罢,目前有意在新竹神社旁復建,先做可行性评估。
文化局表示,「潜园復建(神社旁)可行性评估暨数位重现计画案」总经费300万元,去年12月21日决标,先朝神社旁重建建筑,或者以数位影像VR虚拟实境重现或AR方式呈现,目前并无设定正式的重建方案,却是跨出復建之路的一大步。
至于目前仍当成移民署新竹专勤队办公厅舍使用的新竹神社修復案则大有进展,市府规画3期修復工程,包括第1期4000万元,预计今年2、3月招标,第2期计画1.2亿元、第3期6000万元,总计2.2亿元,工程庞大,计画全数完工后,新竹神社区块将会有全新风貌,并将成为竹市旅游新亮点。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