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房市风暴未解,国际投行摩根大通最新研报看法谨慎,预计今年房市销售、新开工和竣工量仍将下跌10%。摩通指出,大陆房地产行业结构性下滑的趋势不会改变,官方力推的「城中村改造」虽有助于缓解低迷气氛,但刺激销售的效果有限。
香港信报报导,摩通分析师Karl Chan认为,短期来看,房市销售与房企股价有可能出现短线反弹。
但长远来说,房市仍会结构性下滑,这也符合官方逐步降低依赖房市增长的政策方向。报告还称,若大陆民眾收入或就业信心显着改善,房市新开工可持续復甦,该行对房市预期也会转为正面。
值得注意的是,陆港股市22日遭逢「血腥星期一」,股民哀鸿遍野。
A股三大指数22日持续探底,沪指收跌2.68%报2,756.34点,失守2,800点大关,深成指跌3.5%,创业板指跌2.83%。沪深两市近5,200檔个股下跌,房地产相关个股平均跌近6%。今年以来,沪指已累计下跌6.95%、深成指跌3.5%。
香港恒指22日继续下挫,跌破15,000点关卡,终场收跌347点报14,961点,跌幅2.3%,今年以来跌幅更高达10.88%。
面对陆股的持续走弱,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浙商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殷剑峰22日在中华经济研究院的论坛上表示,陆股的机构投资者占比较低,以散户为主,致使情绪化特别严重。
殷剑峰表示,陆股持续低迷有其结构性原因,大陆在人口红利减少、房市下跌的背景下,过去长期依赖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愈来愈差,导致2023年名目GDP增长低于实质GDP增长,显示需求不足,经济体感温度下降。
他认为,今年大陆物价有望缓步回升,加上官方持续在数位、可再生能源等方面的资本投资,大陆不会重蹈日本失落20年的覆辙。但陆股预计要到明年第一季、第二季政策陆续收效后,才可能止跌回升。
出席同场论坛的亚太区域发展暨治理学会首席经济学家邱志昌指出,大陆正经歷GDP增长衰退、物价下跌的情况,其中房地产问题更是影响经济的关键因素,直言沪指在2015年6月创下的5,178点史上最高点已很难突破,最糟糕的情况下,陆股调整最长需达15年,要到2030年。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