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月4日「世界癌症日」即将到来之际,世界卫生组织辖下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1日发表最新全球癌症调查研究,预测称2050年全球每年新增癌症病例数较2022年将上升77%。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统计,2022年全球新增2000万例癌症患者;本世纪中叶预计新增逾3500万。癌症病例增加趋势既反映人口成长与高龄化问题,也反映大眾面对的风险因子随整体经济发展而变化。然而研究指出,吸菸、酒精、肥胖和空气污染仍为癌症主要诱因。
据统计,2022年有2000万新发癌症病例和970万人死亡,癌症诊断后5年内存活人数估计为5350万人。全球近3分之2癌症病例集中于10种类型,其中肺癌占比最高,或为全球最致命癌症。肺癌新增病例达250万,占总数12%以上,死亡病例达180万5占18.9%。
就发病情况而言,乳癌位居第2,全球新增病例达230万,占总数11.6%,死亡病例占6.9%。就死亡病例而言,直肠癌仅次于肺癌,其次为肝癌、乳癌和胃癌。
任职于IARC的克利曼(Nathalie Kliemann)曾于期刊《柳叶刀》发表论文指出,食用高度加工食品与患癌风险呈正相关。以等量的低度加工食品替代高度加工食品有助降低整体癌症风险,特别是头颈癌、食道癌、直肠癌及乳癌。
评估表明,各国在癌症医疗方面存在惊人的不平等现象,其中乳癌尤甚。富裕国家每12名女性中有1人会被诊断出乳癌,每71人中有1人因此死亡。然而,在较为贫困的国家,儘管每27名女性才有1人被诊断出乳癌,但每48人就有1人死亡。癌症监测部门指出,贫困国家女性确诊较晚,又无法接受高品质医疗,死亡风险因而倍增。
调查显示政策面同样存在不平等。相对于低收入国家,收入较高的国家更可能将癌症照护纳入卫生福利政策,差距最多高达7倍。绝大多数国家并未向癌症特约医疗和安寧和缓医疗提供足够资金,或将其纳入全民健康保险。对此,WHO非传染性疾病司司长米克森(Bente Mikkelsen)强调提高投入的急迫性。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