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观上述山东流亡学生因战乱背井离乡,流亡到江南,入政府临时成立的五所联合中学读书。抵达广州之后,被教育部长杭立武「迁臺復校」的钓饵引诱上鉤,漂泊至澎湖,上岸不久,就被山东同乡澎湖防卫司令李振清强制收编入伍当了兵,有学生抗议者被士兵用上了刺刀的步枪刺伤,造成七一三流血事件。烟臺联中两位校长张敏之与邹鑑出面向李振清交涉,并且要求履行半读半训的协议,也被逮捕收押,刑求逼供,制造匪谍案,将张敏之、邹鑑、刘永祥、张世能、谭茂基、明同乐、王光耀七名师生押至臺北市马场町刑场枪决,造成不幸的冤狱。
此案株连甚广,多至百人,除冤死者外,余均就地拘留自新,受尽折磨。随后匪谍案虽经蒋中正总统下令启动侦查復审,但因官官相护的陋规,冤死者的名声始终没有得到真正的平反。
孟子说:「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见《孟子.滕文公下》),意思是说《春秋》是孔子对政治人物所作的褒贬史册。司马迁作《史记》为秦汉以前的政治人物所着的本纪和列传,文末「太史公曰」的结语,是他对这些人物的宣判。《春秋》和《史记》都是着名的歷史典籍,二者对于政治人物的臧否是史论,引申言之就是歷史的审判。
现在七十五年过去了,山东流亡学生澎湖从军仍是一个悬案,其中匪谍案更充满了冤屈之情。何时能够水落石出,真相大白,使冤死者的名声得到平反昭雪,只有留待歷史的审判。(四之四)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