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医界纷喊医疗环境恶化,希望政府祭出对策,卫福部先是在去年调涨部分负担,今年又新增3家医学中心,如今连挂号费都可能调涨。近期也有不少民眾反映,自费医疗项目越来越多,回诊频率从3个月变2个月、慢笺从28天变21天。专家直言,政府讨好医界的做法令人不解,完全没有替民眾着想,令人遗憾。
一位民眾指出,自己罹患免疫疾病在某区域医院看诊,每3个月固定回诊,某次医师突然要她改成2个月回诊一次,但自己的抽血指数都很稳定,对于医师的要求相当不解。一位罹患慢性病的民眾说,原本固定每2个月回诊领慢性处方笺,每次都领28天的药量,最近突然变成21天,等于跑医院频率增加,令她非常困扰。也有民眾抱怨,过去看中医做推拿都有健保给付,最近突然要收300元手法费,復健师委婉地说有业绩压力,他碍于情面只好接受。
民间监督健保联盟发言人滕西华说,各医院自费收入占比越来越高,而且不仅限于外界认知的「贵族医院」,包括部立医院、花东地区的医院,以及宗教医院都上榜,大家都想办法收自费项目,另外像是健检、委外经营等非医疗业务收入占比也增加。
滕西华说,最近督保盟也接到民眾申诉,自己疑似罹患癌症,医师建议进一步检查,但电脑断层扫描(CT)、核磁共振(MRI)要排队等3个月,医护人员暗示说「自费比较快」,下个礼拜就能检查。她预估,相信接下来健检方案、医院停车场也会涨价。
从去年调涨部分负担,今年又新增3家医学中心,如今连挂号费都可能调涨,「卫福部讨好医界的做法,我觉得不解」!滕西华说,难道政府眼中只有医界,没有民眾吗?平时可以少吃一点饭、不买新衣服,但医疗费用不能省,政府这波操作完全没有替民眾着想,令人感到遗憾。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