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猪价持续走低,引发通缩疑虑,成为外界关注重点。不过大陆最大农牧饲料企业-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认为,猪周期低谷要持续三年的可能性很小,预期下半年猪价有望回到成本线以上。另,饲料产业也应该积极利用AI等创新技术,提升饲料配方研发以及智慧猪场等应用,促进养殖业转型升级。
正在北京出席两会的刘永好接受本报採访时表示,猪价维持低谷已近三年,包括很多养猪户与企业都在持续亏损。之所以会在低点如此之久,他解释,一方面当然是供需不均,在生产效率提高的情况下,生猪出栏量与市场消费量的不匹配造成本次猪周期低谷拉长。另一方面则是消费动能不足,也影响猪价低迷。
刘永好认为,从歷史经验来看,猪价的高低周期约是三~四年为一循环,如今低谷周期已近三年,下半年猪价有望回到成本线以上。另外,儘管今年2月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年增率相隔四个月终于转正,但和全年3%左右的目标相比仍有一段距离。刘永好表示,希望官方能适度增加通膨,经济更加活跃,带动民眾消费猪肉意愿。
对于今年最夯AI话题,刘永好强调,养殖企业的转型升级必须依赖AI演算、大数据等技术。他解释,以预防生猪疾病来说,目前科研院所的人才与技术未能与企业的实际情况融合,造成技术与产品多半停留在实验室阶段,未能真正解决企业问题。
再以饲料来说,大陆很多畜种与原料间的营养库都未建立,多数饲料企业只能使用国外配方软体,能在配方技术实现自主化的屈指可数。养殖方面,拥有智慧环控与养殖的智慧猪场较少。这些层面都有赖AI技术与企业结合,方能实现养殖企业转型升级。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