剀剀虐童案发生后,台北市府遭质疑没有启动「重大儿虐检讨会议」,北市社会局13日强调,2度报请中央,卫福部认为非「重大儿虐」事件未召开会议;台北市社会工作人员职业工会也谴责卫福部,重大儿虐事件应在发生30天内完成调查报告,但卫福部直到3月新闻报导延烧后,才紧急召开会议检讨。
根据北市府颁布的「处理重大儿童及少年虐待事件实施计画」,社会局除通报卫福部外,也须在10日内召开防治会议。北市社会局昨指出,收到通报后于24小时内访视保母及派员了解案童相关社工服务状况,并于法定期间内完成调查报告,后续已召开儿少保护专案研商会议,将依现有事证处分公告保母姓名。
社会局指出,去年12月25日受理通报后洽卫福部保护服务司,确认该案是否符合「重大儿童及少年虐待事件防治小组实施计画」,保护司回覆该计画是针对儿少遭受父母、监护人或其他实际照顾者的重大虐待事件,本件行为人为居家式托育服务提供者,即为保母,故未符合上述计画。
社会局强调,去年12月27日再次回报卫福部社会及家庭署,对方称依《儿童及少年福利与权益保障法》施行细则规定,「实际照顾儿童及少年之人」指实际照顾儿童及少年之「亲属或家属」,换言之保母不属计画范畴内,故未召开会议。
卫福部次长李丽芬回应,事发后台北市政府、地检署等单位都有通报,由于卫福部接获通报时,该童已经死亡,进入司法调查程序,地方社会局和卫福部都是配合检调,因此没有检讨报告。
不过,李丽芬指出,地方政府不需要经过中央同意,基于行政调查的必要性,可召开检讨会议,过去一些重大案件也是如此。至于北市认为中央没有明确告知是否召开检讨会议,她表示,未来会强化中央与地方的联繫。
外界质疑儿虐案的通报处理程序,儿福联盟资源服务处品牌经理王定正表示,家属在今年1月12日和检察官、法医进行验尸,检验出来才确定是儿虐死亡。因此,基金会在2月2日就提供资料给检方,从男童离开后的这三个月都有在处理,并非3月才第一次提供资料。王定正强调,基金会没有要避开任何责任,会持续配合司法调查。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