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建国中学合作社成立近55年,即使学生仍有3千多位,却不敌营运成本提高、禁用一次性餐具政策及外送平台抢生意,今年初的社员大会决定在本学期清算、解散,建中校友共同回忆的合作社将走入歷史。
建中合作社设有第1卖场、第2卖场、热食部、早餐部、文具部、影印部及理髮部,热食部及早餐部因委外经营,6月后仍会持续,其余都将结束。理髮部则早在110学年度因员工退休、无人接手而结束营运。
校方表示,学校合作社受限法规只能卖麵包、零食、饮料、微波食品等商品,不得随意提高售价,加上北市禁用一次性餐具政策,与学生习惯不符,即使全校学生高达3千多位,合作社来客数仍然下滑,107学年度就曾面临解散危机。校方解释,因禁用一次性餐具政策,合作社曾提供不銹钢餐具装餐,但不少学生认为拿餐回教室享用后,须拿餐具回合作社归还,很不方便,也是合作社来客数变少的原因。
建中开放学生外食,近年来外送平台兴盛,学生的餐饮选择变多元,但合作社人事、水电成本增加,已难以校内基金支应每年约150万元亏损,加上校方将热食部及早餐部委外经营,导致合作社客源分散,成为压垮合作社的最后一根稻草。今年年初召开社员大会,决定本学期结束后清算、解散合作社。
脸书粉专「建中影印部—苏姐」透过贴文告知合作社即将在今年6月底结束营业,不少校友留言表达不舍,纷纷说要找时间回母校,也有校友留言打趣说,他的探究与实作报告都在合作社影印,还好有影印部,不然会被当掉。
建中三年级曾姓学生说,合作社开在地下室,只能卖麵包、微波食品,定位很尷尬,很多同学只要没下雨,都选择到校外用餐,尤其现在又有委外的热食部及早餐部,影响合作社业绩,才使得校方规画裁撤合作社,但影印部也一起消失,较不方便。
校方说,针对学生需求较高的影印、文具及食品服务,会再研议有哪些方式取代,不排除引进便利商店。
台北市教育局统计,北市共31间高中职开合作社,包含公立学校29间、私立学校2间,国中30间及国小2间合作社都是公立学校开设。一旦建中合作社退场,台北市高中以下学校合作社仅剩62间。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