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方查获首件利用模拟器生成大量人头帐号介选,在网路时代,「网军」应用在政治上,包括塑造人设、攻击对手、宣传理念,已是必备绝技,而每经歷一次大选,科技翻新,网军可使用的工具更多,舆论战更精进,也愈难应对,不论是政党或政治人物都不敢忽视网路的力量。
2005年台北县长选举,当时在「无名小站」出现以国民党县长候选人周锡玮为对象的「玮哥部落格」,对周锡玮採取负面攻击。后来发现经营此部落格的人是对手罗文嘉的青年义工,周锡玮质疑罗就是背后黑手,称罗文嘉是「网军始祖」。
随着脸书等社群网站蓬勃发展,网军也进化,2013年太阳花学运让社群平台充斥政治议题,直播、自拍影片等新式政治传播方式应运而生,接着,2014年地方选举成为政治网路战的首战。
柯文哲当时在绿营侧翼支持下,彻底辗压国民党对手连胜文,连胜文去年讨论到蓝白合时,仍耿耿于怀,回顾当年被网军修理到「体无完肤」。
民进党取得政权后,网军又进一步质变,从散兵游勇,突然拿到资源,变成「正规军」,各部会开始编预算找公关公司经营网路,甚至传出公关公司派人参与各部会会议,农委会的1450网军便是最知名例子。蔡政府的理由是需要熟悉网路舆论者去反制网路假讯息,但也难逃政府「出钱带风向」、「养网军」之嫌。
如今政坛已无法与网军脱离,许多被攻击者吃过苦头,回过头也以网军武装自己,不同政党都备有「数位部队」,无论是进攻或自保,都得准备。准总统赖清德在2019年民进党内初选时,曾喊话要蔡英文总统的网军不要攻击他,但他自己竞选总统时,难道就不用网军?未来执政后,是否仍以国家预算豢养网军?
赖清德在民进党3月中旬召地方党部主委会议时,以党主席身分指示,「新时代选举必须加强社群、拓展通路,每个人都变成多功能网路工具。」答案似乎很明显,「网路」在政治的运用只会更重咸,网军的暗黑攻击,只会更剧烈。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