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政署刑事警察局预防科长林书立表示,现在很多诈骗集团,可能把受害者的帐户钱都骗光了,还会动到民眾的保单上,劝诱客户说保单也可以借钱,将民眾保单骗走,甚至很多保单是民眾的「棺材本」,「诈骗集团根本不在意民眾死活,通通骗走。」
林书立表示,最常见的手法就是诈骗集团会跟受害者说,现在保单的利率都是固定的、没有很高,保单借款只需要一点点利息,如果把保单借款、钱拿出来投资飙股或虚拟货币,反而可以有比较高的获利,反正借款出来,保单也还在,藉此劝诱保户将保单拿去质押借款。
刑事警察局提供一个案例:2023年1月间,一名69岁郑姓妇人在家接获自称监理站人员来电,表示其名下车辆违规、罚单逾期未缴,恐遭强制扣押财产,热心要帮郑姓妇人报案,没多久一名男子自称派出所员警打来称郑姓妇人涉嫌诈欺案,已经移送由桃园地检署检察官调查,之后又一名自称主任检察官的男子来电表示,需要郑姓妇人提领现金60万元来协助钓鱼侦办。
但因为郑姓妇人身上财产不多,她紧急从寿险保单借款50万元,并将存有该笔50万元的网路银行代号及密码交付给对方,过了两个月后,郑姓妇人发现帐户交易明细中出现一笔信用卡预借现金9万元,且帐户内原本的50万元都不翼而飞,才察觉到已遭诈骗集团诈骗。
刑事警察局表示,高龄长者对于网路银行及数位金融服务操作不熟悉,又容易误信诈骗集团假冒警察、检察官、法院、医疗院所、健保局、电信业等,诈骗集团会随机拨打电话,以积欠电话费、健保费、身分遭冒用、涉洗钱案件、侦查不公开、诈欺共犯、电话制作笔录、面交、传真公文、监管帐户、法院保管存款等诈骗关键字,寻找白天独自在家的高龄长者,利用高龄长者害怕涉及刑案的恐惧进行犯罪,不当劝诱及指示长者操作保单借款、ATM转帐、交付提款卡、网路银行帐密等,恐让长辈失去一生的老本。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