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那卡那富族「河祭」30日清晨在高雄那玛夏区楠梓仙溪河畔举行,这次庆典特别于下午开设河祭课程,让清晨无法前往参与活动的女性族人及民眾了解河祭的过程及文化,展现对于文化传承的重视,也盼传承祭典中的智慧与知识。
河祭起源于300年前,是卡那卡那富族人感谢天神、河神、祖灵及河流生物养育族人所举行的仪式,同时也祈求丰收平安。河祭祭仪时间并不固定,大约是在每年春夏之际,祭司得知族人「占梦」后,由族中长老告知族人河祭时间。
卡那卡那富族认为,芒草、苎麻草、藜实等3种植物可以驱邪避鬼,皆在祭典中扮演重要角色。祭典前族人会先将芒草绑在所选河段附近,以防止恶灵靠近,河祭期间,族人会将山棕叶编织而成的山棕雨具以及渔网、毒鱼藤等捕鱼工具摆放于祭司前面,祭司使用苎麻草制成的苎麻线沾上酒后,开始朗诵祷词。
朗诵完,族人一一握过苎麻线,祭司再将藜实按立在各参与者的头上,并将祭品糯米糕放置于石头上,且把小米或地瓜咬碎,吐在水中,象徵接受河神祝福,向河神祈求渔获丰富,再将渔具一一介绍给河神,请河神保佑族人捕猎过程平安。
原住民族委员会卡那卡那富族族群委员翁博华表示,如今愈来愈多人来参与祭典,令人感到欣慰。台湾卡那卡那富族发展协会理事长施荣宗说,祭仪的筹备期间开了无数次会议,也邀请青年一起来做祭仪的前置作业,让更多青年了解河祭的重要性,才不会让传统文化中断。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