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3月初举行的大陆全国「两会」向来为一年一度最重要的活动之一,而今年「两会」宣布全面恢復疫情前的採访动态,包括不再闭环管理、恢復线下实体记者会、重新开放团组採访等,本让人充满期待。
不过最终情况却是,台媒在部长级记者会上,未有一人能获得提问机会;而向个别委员与代表提出的採访申请,最终得以当面或书面採访者更是凤毛麟角。反倒是每晚打开央视新闻联播,看着眾多委员代表受访的画面,深感这趟採访跑了个寂寞。
全国「两会」的重要性,除了公布政府工作报告、擘划全年施政方针,闭幕后的总理记者会也是一大看点。每年大陆国务院总理对着全球媒体提问抒发己见,向为外界一窥大陆核心高层施政的重点。
但今年「两会」开幕之前,官方即宣布今起未来数年将不再举行总理记者会,似已经预告了「怅然若失」将成为本届两会的主旋律。即便官方透过数场记者会、部长通道、委员与代表通道等方式,来满足全球各家媒体的採访需求,但实际上获得提问机会的媒体,先从央视、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央媒清一色排开,其他少数的地方媒体开口发问,也多是「做球」的题目,官员倒背如流。
回顾过往「两会」期间的部长记者会,总有几场会给予台媒发问的机会。2013年两岸关系尚佳之时,全国政协开幕前的记者会上,当司仪宣告记者会结束时,本报记者大声疾呼「给台湾记者一个机会」,本已起身离席的时任政协发言人吕新华闻言,又重返台前座位,回答了本报记者问题才离场。
近几年两岸关系降温,台媒在大陆的採访环境遇冷也在意料之中。但令人意外的是,今年「两会」期间,非但台媒採访普遍失语,不少国际主流媒体也是颗粒无收。以外交部长王毅记者会来说,整场回答21个问题,其中11个来自大陆官媒,另外九个虽点到外媒,但多数来自和大陆交好的国家,日本媒体更是罕见完全未被点到。
个别採访申请也同样碰壁连连。虽然大会开放可向个别委员、代表填写採访申请单,但涉台官员、学者几乎都秒拒。看着申请系统上一连串的「不同意」,再转头望向新闻联播中,地方官员正说着「团组开放期间媒体自由採访,展现开放透明包容的氛围…」云云,彷若自己进入了什么平行时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