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冠肺炎免疫负债影响,国内肠病毒上周就诊人次超过1.1万流行阈值,较前一周上升22.3%,疾管署表示,肠病毒正式提早进入流行期,且呈持续上升趋势。林口长庚儿童医学中心名誉院长林奏延表示,国内已近5年不见肠病毒踪迹,体内没有抗体的儿童越来越多,恐引发一波大流行。

疫情中心主任郭宏伟表示,依疾管署监测资料显示,国内上周肠病毒门急诊就诊计1万1643人次,不仅较往年提早到达流行阈值1万1000人次进入流行期,就诊人次更创下十年以来同期最高,且仍呈快速上升趋势。

疾管署表示,实验室监测社区肠病毒以克沙奇A型为主,至于容易导致重症死亡的肠病毒71型,社区目前累计有6例,另有1例D68型轻症个案,此外有1例重症病例,为感染克沙奇A10型。

林奏延指出,我国在1998年肠病毒大流行后,几乎每3至4年就会大流行一次,但新冠疫情后就没有流行过。

根据近年最后一次2017年进行的71型肠病毒流行血清病学调查,容易发生重症的6岁以下儿童,血清抗体阳性率已经小于10%,现在等于有9成以上儿童,体内都没有抗体保护,因此担忧,这一批6岁以下的幼童缺乏保护力,有可能引起一波大流行。

另外,疾管署也公布流感疫情上周新增26例流感併发重症、4例死亡,其中一名年纪最小死亡个案为北部8岁女童,无潜在疾病,曾接种流感疫苗,其在今年四月上旬开始呕吐,虽有至诊所服药,但隔天持续发烧、噁心、发生抽搐,急诊就医快筛为A型流感,给予抗病毒药物后仍持续恶化,不幸发生罕见的急性脑病变心律不整,住院第四天死亡。

疾管署表示,类流感疫情逐渐趋缓,公费流感抗病毒药物扩大使用期限将于今年4月30日截止。

#儿童 #抗体 #进入流行期 #疾管署 #肠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