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友我国家立陶宛将于12日举办总统大选,孰料立国总统瑙塞达突然抛出话题,认为「台湾驻立陶宛代表处」有更名必要,以稳定对中关系。对此,外交部回应,尊重大选期间各方意见表达,但也强调台湾代表处名称是双方共识。学者则示警,背后的政治想法是台湾必须注意的。
我国在立陶宛代表处于2021年揭牌成立,成为首个在欧洲地区挂上「台湾」的代表处,其余在欧洲所涉代表处皆以「台北」为名。虽然该代表处英文为「The Taiwanese Representative Office in Lithuania」,瑙塞达认为,其中文名称「台湾」有必要更改,以稳定对中关系。
对此,外交部昨表示,尊重立国各方意见的表达,这是民主国家的常态,但同时强调,我国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的名称是台立双方政府的共识,且是经审慎协商后所决定。
淡江大学国际事务与战略研究所教授李大中则指出,立陶宛与中国关系自2021年起恶化,而近期传出中国对立国制裁稍微放松,现任总统似想朝更缓和的方向前进,双方可能已达到一定程度谅解或默契。他也示警,背后的政治想法或许就是想恢復与北京关系,台湾应特别注意。
而针对我国与捷克合作援乌案,立委马文君质疑,捷克「现代经济外交杂志」早已在3月公布相关事项,为何我国仍列为密件?她也询问,其中要求30%供货来自台湾企业条件,是我方还是捷方要求?
对捷克敢公布台湾透过他们进行的援乌计画,但国民党立委徐巧芯曝光台捷密约却遭外交部以泄露国家机密提告,外交部政务次长田中光解释,那是因为捷克没有「中共在对付」,让马文君气骂「简直可笑!」
外交部欧洲司长黄钧耀则坦言,30%供货来自台湾企业,是我方要求,因捷克能深入受战争影响最重的乌东,所以由他们勘查后提出需求物资,再行採购。
外交部补充,战区各医院需求不同,且採购上具备时效性,所以我方给予捷方规画採购上弹性,且回应立法院要求,指定部分需向台湾制造商採购。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