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球区块链技术快速发展,代币的种类亦不断推陈出新。目前全球已发展出多种虚拟货币,按功能可区分为:1、支付代币,如比特币;2、功能代币,如以太币;3、资产代币,如泰达黄金币(XAUt)。其中资产代币是指在区块链上代表某种实体资产之所有权的数位代币(可视为持有份额)。基于资产代币之发展,目前已衍生多种虚拟货币募资的模式,例如首次代币发行(ICO)、以及证券型代币发行(STO)等新兴筹资模式。
相较于STO的标的资产为证券,实质资产(RWA)代币化的标的资产则不局限于证券,可以是真实世界的实体资产、金融资产及无形资产等,其近期的发展相对迅速。就投资人而言,RWA代币化相较STO所能提供的资产种类选择性更多元,进而推升投资人的投资意愿。然而相较于传统实质资产投资,RWA代币化为新兴投资标的,因此其市场上的运作、监管及衝击亦须审慎评估。
■去中心化金融技术促成 实质资产代币化的发展
基于分散式帐本技术的发展,全球实质资产代币化之投资逐渐兴起,相较传统集中市场的投资交易,实质资产代币化是将现实世界的资产转化为数位代币,并透过分散式帐本技术进行去中心化金融(DeFi)交易。DeFi交易不需依赖金融机构或是交易所,用户可直接由区块链上的智能合约自动完成交易。由于DeFi技术促成了这些代币的流通和交易,因此DeFi为实质资产代币化得以发展的关键技术。
目前实质资产代币化所涵盖之资产范畴包括房地产、艺术品、贵金属及债券等。资产代币化相较传统资产证券化,有以下几个特徵:1、交易不需经由中介机构,投资人直接于区块链上完成交易,从而大幅缩短交易时间及交易成本;2、冷钱包技术的应用使得跨境交易无需依赖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节省跨境的交易成本;3、服务提供者不再限定是传统银行、证券商等金融机构。目前提供实质资产代币化相关服务的机构如Paxos及Tether,将黄金代币化供投资人选购。基于上述特徵,实质资产代币化深受投资人关注。
■DeFi监管不易,恐成洗钱、诈骗与资助恐攻的管道
虽然DeFi技术为实质资产代币化的交易提供便利及效率,但同时也带来挑战与风险,依据IOSCO于2023年9月发布有关DeFi的谘询报告(Policy Recommendations for Decentralized Finance Consultation Report),揭露DeFi技术的相关漏洞。
首先,DeFi技术高度依赖智能合约,因此骇客可利用智能合约漏洞进行盗窃。其次,由于DeFi技术具复杂性且DeFi平台具有全球化的特质,因此监管单位须具备相应的技术及跨国法规遵循准则方可有效监管。最后,由于DeFi监管不易,因此DeFi平台常成为洗钱、资助恐怖攻击、以及诈骗的管道。
依据IOSCO于2023年12月发布的DeFi建议报告(Final Report with Policy Recommendations for Decentralized Finance),针对DeFi平台所衍生的问题,IOSCO提出了下列建议事项:
一、监管机构应深入分析DeFi产品和服务,以评估是否纳入新的监管模式。
二、建议应加强国际间监管的合作与资讯共享,以应对跨境监管所带来的挑战。
三、实施监管的共同标准,以减少国际间监管差异所带来的风险。
四、应加强DeFi产品和服务的讯息揭露,以提高市场透明度并保护投资人。
五、鑑于DeFi快速发展与创新,市场间的交互影响可能会对全球金融稳定产生衝击,因此应了解和评估DeFi市场、加密资产市场与传统金融市场之间的相互连结。
我国目前针对实质资产代币化的法规和监管尚未明确,虽国内有相关实质资产代币化之商品,但国人可购买国外的实质资产代币化商品,因此更应关注拟定其监管方向及相关法规以保护投资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