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电动车(EV)崛起并强势「出海」下,中国、美国、欧盟围绕着汽车产业的角力战日趋升温。在欧盟今夏或对中国提出电动车反补贴关税,以及美国日前将中国电动车进口关税调涨3倍至100%后,为谋反制,传出中国有意调高部分欧美进口汽车临时税率,最高将达25%。
综合外媒22日报导,欧盟中国商会(CCCEU)21日发布新闻稿指出,中国政府可能考虑提高从欧盟、美国进口的大型引擎汽车临时关税至25%。近日,中国官媒刚引述专家建议提高2,500c.c.以上引擎进口汽车的临时税率,并提到WTO规则允许对进口车辆徵收最高25%关税。
该商会强调,中国此一行动是考虑到近期事态的发展,例如美国拜登政府14日宣布,针对中国进口的电动车、锂电池、太阳能组件、半导体等七大项徵收高额关税,电动车关税更自25%大幅调涨至100%;另外,欧盟暑期准备针对中国电动车的反补贴调查,採取关税措施。
报导称,目前中国汽车出口远多于进口,且差距正在扩大。中国海关资料显示,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491万辆,年增57.9%,已跃居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其中,出口155万辆电动车,63.8万辆销往欧洲,5.2万辆销往北美。
相较之下,去年中国进口汽车下滑8.9%至不到80万辆,创下自2011年来新低,包括共进口2,500c.c.以上引擎汽车25万辆,约占进口车总量的32%。另外,中国进口车库存系数近年也持续走高,从2016年至2021年的3个月左右,上升去年的平均4.9个月。
这些年欧洲车商一直将中国视为最重要的海外生产基地与市场,营收与获利上高度依赖中国,但疫情爆发期间中国电动车快速崛起,并锁定欧洲、美洲市场为重要出口地,引发美欧传统汽车强权紧张,去年以来频频针对中国汽车补贴、违反市场原则、产能过剩等问题出招,或对中国车企施以关税制裁。
本月初,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欧洲期间,他曾力图劝阻欧盟不要走上与美国相同的道路。先前美国政府已经放话将对中国进口商品施加高额关税,此举引起中国关切,并担忧做为美国盟友的欧盟可能会跟进效仿。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