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市百人以下学校107所,不到50人的就有47所,市府教育局发现,全市三至八年级学力测验表现,偏乡小校因缺乏竞争,低于全市平均,为避免小校班级仅个位数学生,但「小学前3名,国中变倒数前3名」,将透过整合偏乡小校跨校共学,提升偏乡学童的学习力。

少子化浪潮袭来,使得小校有「愈来愈小」的趋势。今年全市虽仅南化区瑞峰国小一年级新生人数挂零,但小一新生个位数的学校高达数十所,113学年起更有4所分校将停办,包括后营国小金砂分校、北门国小玉湖分校、六甲国小湖东分校、龙崎国小龙船分校。

台南百人以下学校为国小94所、国中13所,与歷年校数差不多,但不到50人的学校则较以往增加,国小43所、国中4所,班级人数几乎都是个位数。

教育局长郑新辉指出,小校因学生人数少,缺乏同侪竞争,假设每学期考试都前3名,但很可能升上国中却发现自己是倒数前3名,这绝对不是办学所期待的。

他说,教育局整合偏远地区学校教育资源,以2校结盟形式促进跨校共学,从2020年开始针对偏乡办理跨校合作创新学习计画,透过将小校带往大校上课,藉由课程合作结盟,增加同侪互动机会,也能保障偏远地区学生的受教权。

教育局提到,班级学生数个位数的学校,往往因同侪竞争少,平常也没什么人可以互动、对话,在所谓做报告或口语表达能力,可能较为吃亏,结盟多了社团学习、同侪相处,以打开学生的眼界。

今年共计13组26所学校执行跨校合作创新学习,关庙区崇和国小全校31名学生,暑假过后,二、六年级每周2天将到邻近的文和实小上课,校长陈彦良说,人口不断外流加上少子化,学生人数逐年减少,这是现实,盼藉由校际资源整合,达到共享资源、增加同侪刺激,期能藉此升小校学生的各方面表现。

#位数 #分校 #小校 #学生 #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