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大学25日举办112学年度毕业典礼,今年学士班、硕士班和博士班毕业生分别为5313人、5182人、525人,总计1万1020人;焦点之一是台大首位「校学士」赖奕达毕业,其毕业证书也将被台大校史馆典藏。

台大表示,「校学士」新制实施2年以来,已有来自各学院50位同学就读,包括人机互动、国际经贸暨工商心理学等新兴自订领域,充分展现学生自主与跨域创新的学习实践力。

赖奕达原本就读台大理学院地理环境资源学系,后来发现对交通感兴趣,透过校学士制度,申请跨域学习土木系及社会科学领域课程,5年来修习超过170个学分,获得台大校学士学位。

赖奕达说,他对交通相当有兴趣,明确知道自己想将地理GIS技术运用在交通专业上,因此必须多修运输规画、铁路相关课程。他已录取台大地理系硕士班,希望未来可执行铁路立体化研究。

台大今年毕业典礼邀请的演说贵宾,是日本京都大学医学研究所特聘教授本庶佑,他因开创治疗癌症的免疫疗法,在2018年荣获诺贝尔医学奖,今年4月获颁台大名誉医学博士学位。他透过预录影片勉励台大学子「好奇心是一切的根本,不要将一切事物视为理所当然,保持好奇心就能触发思考及研究,促使自己不断前进。」

台大校长陈文章则在致词提到,身处资讯传递快速的时代,虽带来生活和学习便利性,但网路社群缺乏节制的评论及声量高低变动,常带来焦虑不安,培养挫折忍耐力是现代学生的重要课题,认为过去强调IQ、后来强调EQ,都不足以应对未来挑战,「韧性商数」更重要,即面对挫折、挑战自我、克服困难、终有所成的能力,绝对是大学教育必须注入的元素。

#学士 #硕士班 #毕业典礼 #学习 #史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