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有93年歷史的许梓桑古厝,2004年经基隆市政府公告为歷史建筑,为了进一步保存古建筑原貌,在获得地主及建物所有权人的首肯后,基市府把周边包括基隆八景磁砖画、边坡驳坎等,新增约748平方公尺的3笔地号土地、建物纳入歷史建筑范畴。

许梓桑是基隆日据时期的名人,曾担任基隆街庄长、台北州州协议会员,晚年鼓吹诗学,宅第于1931年落成,正式名称应该称为「庆余堂」。建筑配置形式属闽南三合院形式,并大量採用日据时期的TR砖砌筑,通往许宅道路上,还可以看到基隆八景、古厝的磁砖画作,字体以哥德体中文诠释,昔日荣光仍在。

不过,因为建筑正处迎风面,风化侵蚀严重,到了1960年代,随着所有权人愈来愈多,这处老宅就此荒废了数十年。

2004年市府以「许梓桑古厝」之名,将主体建筑公告为基隆市歷史建筑,但因年久失修与长年风化侵蚀,多处仅余断垣残壁。为了能够完整保存歷史建物,经土地及建物所有权人同意,市府去年开会审议提案,讨论将许宅主体以外,仁爱区中兴段三小段116等3笔地号,约748平方公尺的范围纳入歷史建筑范畴,获得全体委员一致通过,并于今年4月中旬公告。

值得一提的是,市府公告把原本不在歷史建筑范围内的磁砖画、边坡驳坎等,皆纳入了范畴内,让歷史建筑更为完整。

#公告 #基隆 #磁砖 #纳入 #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