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鑑于中国强制技术转移和窃取智慧财产,让美国造成不可接受的风险,以及未按市场政策和作法,导致产能过剩和出口激增,严重损害美国工人与企业利益等,美国总统拜登于5月14日宣布,在既有对中国的《301关税》基础上,从今年开始至2026年,将针对包括新能源汽车、锂电池与太阳能电池在内七项领域、价值180亿美元的产品分别提高或加徵关税,以抑制不公平的贸易行为。
在此之前,美国财政部长叶伦便再三指责中国透过长期补贴新能源汽车(电动车)、锂电池与太阳能电池所谓「新三样」绿能产品,在造成不公平竞争的同时,将生产过剩的新三样绿能产品採取低价倾销国际市场,导致美国经济安全受到威胁,建议提高关税制裁。另一方面,贸易代表戴琪指出,若要解决中国不公平贸易行为,则需修正对陆关税,同时持续与合作伙伴之合作,以扩大美国工人就业和制造厂商的机会。
■低价行销全球的「中国震撼2.0」,引发美欧反弹
其实,2021年拜登上任总统之后,除了持续实施前任总统川普时期关税措施之外,将中国企业及相关机构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的数量,迄今超过川普时期。再者,拜登政府在高端技术上,不但加深对中国的监控、管制,而且要求盟邦配合跟进、他国企业附和,较之川普时期更进一步加强先进产业对中国的围堵。至于此次制裁,更堪称为拜登政府对中国实施范围最广泛的关税措施。
无庸置疑,中国长期以来实施补贴措施扶植企业,协助其取得成本竞争优势,造成不公平的贸易行为;尤其新冠疫情缓和之后,由于中国经济復甦较为迟缓,导致国内市场需求减少,在短期内因无法吸纳国内产出,而使得许多产业普遍存在「生产过剩」困境,最后採取低价策略转销全球市场,甚至被国际社会以「中国震撼2.0」来解读其低价产品席卷全球的现象。
儘管拜登剑指中国实施补贴措施,造成生产过剩低价倾销国际市场,希望透过提高或加徵关税进行抑制,显示其对加强美国关键制造的雄心。然而从此次美国制裁中国的产品项目加以观察,似乎可以发现,不但较少涉及机密关联的国安范围,而且不致窃取敏感层次的科技领域。
例如:将倍增税率的半导体,并非目前中国已经达到制程能力较尖端的产品,而是已成熟制程之产品;再者,将提调100%的电动车,既无「国安」范围、且非「敏感」领域。其背后的症结其实是,美国希望建立「自主产业」,避免过度「依赖中国」;尤其电动车、锂电池是属于上、下游产业关联颇高的项目,同时是节能减碳的重要新兴领域,透过关税可以降低中国电动车对美国市场的竞争优势,进而藉此扶植美国本土电动车产业发展机会。
■美国优先与保护主义,成为总统大选的胜选手段
不过,国际社会则是颇为担忧认为,拜登面对年底美国总统大选竞争,以及川普批评其对中国的制裁力道不足,造成美国利益受到影响,甚至倡议课徵中国进口全部产品惩罚关税压力,大张旗鼓对陆採取制裁动作,其目的旨在挽救迄今仍劣势的民调。这些「假戏」在「真做」下,除了导致美中双方贸易争端升温,甚至更进一步外溢升级,最后对全球新冠疫情缓和之后各国甫刚復甦的经济造成更严重之衝击。
也就是说,美国从川普开始对中国进行关税战,拜登上任之后除了持续前任政策之外,以「国安」或「敏感」为名义,已更进一步升级至科技战。此意味着,美国政府透过保护主义扶植本土产业政策,这些却又是过去长期以来反对其他国家仿效的政策。亦即近年以来,美国已逐渐舍弃过去倡议的自由开放贸易政策,转换为拥抱保护主义的产业政策。
很显然地,美国两党以美国利益优先为前提下,在追求总统胜选的同时,採取强硬立场制裁中国,似乎无视全球开放经济规范,更是舍弃国际自由贸易原则。这些为取得总统胜选而不择手段所延伸的威胁,除了许多重要国际智库将此次美国总统大选的结果,评估为今年经济最难预测之变数之外,国际社会再三指出,一旦未来各国群起效尤,恐将造成全球经济秩序失控,甚至可能导致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復燃,此一风险不容小覷。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