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知名画家、作家、摄影家、导演于一身的雷骧,5月29日傍晚辞世,享寿85岁。文友廖玉蕙、刘克襄、蔡登山等人均在脸书发文证实了消息并感哀悼。
雷骧1939年生于上海,毕业于台北师范学校艺术科,除了画家身分外,并制作了「映像之旅」、「作家身影」等多部电视影集。此外,他 亦喜好文字创作,着有《爱染五叶》、《文学漂鸟》等散文集及《单色风情》、《岛屿残念》、《流动的盛宴》等绘画散文集,并以小说集《矢之志》荣获「中国时报小说推荐奖」。雷骧作品丰饶充沛,创作50余年而不疲,作品曾获金鼎奖、插画金爵奖、电视金钟奖、金带奖等肯定。
扫叶工房主理人傅月庵表示,雷骧自1967年春在《文学季刊》发表第一篇小说〈犬〉之后,写出了35本书,这些作品包括散文、小说、极短篇、图文画册、摄影文集等总字数当在300万上下,文学创作量很惊人。更别说250多部纪录片、电视节目与数以万计速写、版画、插绘……等画作的质量。「在台湾,同时获得出版金鼎奖、插画金爵奖、电视金钟奖肯定的创作者,除他之外,再没有第二人了。」
作家刘克襄忆及70年代多在北投半山腰的白色木屋聚会,谈艺文创作也投缘于生活态度。「他们那一代拥有的小确幸或小日子的况味,深涵着本土性的庶民美学。他的带头创作和持续深耕,始终具有生活的启发性」。并认为雷骧的创作有种想对整个社会偏重背负使命时代的撰述,提出不同的观照面向和微调。
作家蔡登山表示自己对雷骧的《映象之旅》等纪录片中富有人文的画面所惊艳,也成为自己在筹拍《作家身影》时找导演的不二人选。雷骧与学弟徐松荣、刘武雄(笔名七等生)、李哲洋、胡幸雄(笔名沙究)等一群艺文界友人当年常在衡阳路的「田园咖啡厅」聊艺术。徐松荣早年有些音乐作品便是这时期与这些艺术家激盪出来的,比如以雷骧为名的一首《雷骧主题弦乐四重奏》。而雷骧本人也经常以「雷」、「R」的角色出现在七等生早期的小说中。李哲洋的妹妹后来嫁给雷骧。雷骧之女雷光夏亦从事音乐创作,李哲洋长子李立劭曾跟着雷骧拍摄《作家身影》系列,日后也投入纪录片领域。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