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在位逾廿年的外交部长拉夫罗夫(Sergey Lavrov)于5月底提及,中国大陆当局可以安排一次俄罗斯、乌克兰之间的和平会议。

中国大陆当局外交部发言人表示,「支持适时召开俄乌双方认可、各方平等参与、对所有和平方案公平讨论的国际和会」。这点与中共方面过去的「尊重主权、促进停火、恢復和谈」主张一致,但中共方面并未表示相关会议一定要由其召开。

大陆确有可能会藉由介入俄乌衝突以推广及实践习近平近年强调的「全球安全倡议」。「全球安全倡议」有许多内涵是基于习近平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后者于2017年分别首次出现在联合国大会决议以及中共党章中)。透过该倡议,中共呼吁在国际间推动多边主义以建设持久和平、推动普遍安全、通过谈判消弭衝突、透过协商化解争端。

依据该倡议,中国大陆当局在朝鲜半岛、巴勒斯坦、叙利亚、阿富汗、伊朗核武、沙乌地—伊朗和解等议题上,继续发挥影响力。中国大陆当局也与若干国家合意将筹备中的「国际调解院」总部设于香港。该院将是为了符合联合国和平解决争端的一个政府间国际组织。

但是,台海两岸问题却不能这么乐观以对,认为中国大陆当局会依循「全球安全倡议」与国际法律调解来规划对赖清德政府的政策,主要因为:第一,中共始终认为台海问题是内部问题,不是国际问题;第二,综合实力渐强的中共,对于台独分裂势力及其后的外部势力表现出没有谈判妥协的空间。

换言之,中国大陆当局的争端解决原则与机制是内外有别的。

台海近日政、军、经的紧张,有些在台面上大家都看得到,有些则在台面下不断翻搅。要避免局势持续恶化,最直接也最快的暂时解方就是两岸公权力直接谈判,因为台湾若仅依恃外力的有限度支持,其实是种「锯箭法」,问题的症结在两岸均能同意的政治定位和未来图像上。

2015年11月的「马习会」显示两岸政府可以在针对主权争议求同存异的「九二共识」下,以相互尊重、平等对待的方式进行领导人会面。

从蔡英文到赖清德政府这8年多,要进行「蔡习会」或「赖习会」并不困难,只是蔡、赖两人说到没做到,让可能性趋近零。

蔡英文在总统任内公开说过会依据中华民国宪法、《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处理两岸事务,赖清德总统任内尚未如此表态,但就职时宣誓「遵守宪法,尽忠职务」,若他否认会依据宪法及《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处理两岸事务,就成为凌驾一切法律体系之上的宪政怪兽了。

所以,赖政府也不用费神去想什么缓和两岸紧张的作法,因为只要真的依据宪法及《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处理两岸事务,就没有台独之实。这种作法既合宪、合法、合理,也不会挑起两岸紧张,而对岸的领导人很可能会改弦易辙,一起重启两岸协商的大门。若赖政府不做的话,恐怕是心中另有盘算了。(作者为国立政治大学国际事务学院外交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外交学系教授)

#谈判 #赖清德 #中国大陆 #紧张 #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