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在其他大学都还没有提出復校的各种呼吁时,政治大学就已经在行政院院会中被主动提出要设立的消息。行政院于一九五四年七月八日上午九时举行第三五一次会议,俞鸿钧院长主席,听取国防部副部长黄镇球报告国防,外次沈昌焕报告外交,臺湾省主席严家淦报告臺湾省政后,讨论要案多起,其中一项报告事项就是「恢復设置国立政治大学及中央图书馆案已由院核定并呈报总统」。当天新闻也公布了相关讯息,新闻写道:「教育部呈拟在臺恢復设立国立政治大学案,业经行政院核准并经呈报总统,据悉:关于政治大学復校事,当局已聘定张其昀、张道藩、黄少谷、蒋经国、陶希圣、陈雪屏、严家淦、徐柏园、余井塘、倪文亚等为復校筹备委员,由张其昀为召集人,业经召集首次会议商定先成立研究部,今秋先设立行政,公民教育,新闻三个研究所,研究生资格须大学毕业,名额每所暂定为五十名,今年暑期即行招收新研究生。」
由于政治大学前身为中央党务学校,在那个以党领政的时代,会成为政府的首间在臺復校的选择,甚至比民国第一高校中央大学还要前面,应该也不会太意外。在这次公告中,看出了筹备委员会名单每一个都大有来头,都是当时或日后的政府要员。而政治大学成立后首波科系为研究所,有新闻、公民教育及行政。政治大学筹备会成立之后,设校的进展相当快速。一九五四年九月十二日的新闻就公布校友会第一次理事会,理事长也是教育部长的张其昀报告该校復校筹备经过,首先恢復设立的有公民教育,行政、新闻及国际关系四研究所,预定当年内招生。
一九五四年十月二十八日,政治大学研究所放榜,共取研究生五十六名,计行政研究所十六名,公民教育、国际关系两研究所各十四名,新闻研究所十二名。其中公民研究所的第一届同学名单中,可以看到日后教授中国现代史的政大歷史系教授李云汉的名字。虽然十一月一日就开学,教育部到十一月十三日才公布政大校长及新所所长,其中陈大齐担任校长,陈雪屏担任公民教育研究所长、邱昌渭担任行政研究所长,崔书琴担任国际关系研究所长、陶希圣担任新闻研究所长。
一九五五年五月二十一日,政治大学成立二十八周年及迁臺復校第一届校庆。庆祝大会于木栅政大研究部,在校长陈大齐主持下举行,全体教职员共八十余人出席参加。在政治大学庆祝第一届校庆的这一年,臺湾的高等学校屈指可数,公立的只有臺湾大学、政治大学、省立师范大学、省立工学院、省立农学院、省立海事专科学校及省立护理专科学校这几间,其中前面五所于一九五五年开始办理联合招生。(五之二;摘自《黄旺成的林投帽》)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