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议会大选落幕,初步结果显示立场中间偏右的欧洲人民党团(EPP)蝉联最大党,过去处于政治边缘的极右派崛起,波及德国和法国政坛震盪,英国金融时报指出,欧洲议会的最新改选结果显示,极右派取得的席次明显增加,使得欧盟对中国商品限制性措施的执行,恐出现潜在变数。

综合外媒报导,德国总理萧兹所属的社民党遭遇史上最大挫败;法国总统马克宏(Emmanuel Macron)为首的中间阵营復兴党仅获15%得票率,马克宏随之宣布解散法国国民议会,提前于6月底至7月初举行改选。

路透分析,地缘政治衝突激化欧洲民眾的不安全感,使极右派在本次选举大有斩获。欧洲议会「向右转」,恐使涉及安全、气候变迁,以及中国和美国产业竞争等议题的新法案更容易卡关。不过,对欧盟持怀疑态度的民族主义政党究竟会发挥多少影响力,也要看其彼此之间能否克服分歧并携手合作。

中欧关系方面,德国之声客座评论员张俊华指出,儘管欧洲极右派和极左派意识形态有所差异,但在一些具体议题皆倾向中国,虽未明确提及涉中内容,但论点和建议与中国利益一致。

欧洲智库布鲁盖尔高级研究员艾西亚指出,欧盟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就如何应对中国的议题分歧日益扩大。目前部分中间派政党希望让中国遵守全球贸易和人权规则;一些右翼政党出于意识形态原因反中;而匈牙利总理奥班等其他政党更为亲中。

寻求连任的欧盟执委会主席范德赖恩过往被视为对中鹰派代表之一,近期加大控诉中国扭曲市场行为和过剩生产,强调准备动用一切可用的贸易工具来保卫欧盟经济。

另一位对中鹰派的欧洲议会贸易委员会主席朗吉,也赢得连任,他曾经提出警告,北京增加对中、东欧国家投资,可能是为了间接换取对欧洲政治的影响力。朗吉曾于2022年12月初率团访台,希望加强欧洲议会与台湾的联繫。

#中国 #鹰派 #欧洲议会 #改选 #朗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