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财经媒体CNBC于10日报导称,台湾作为全球半导体制造先驱,却面临严峻电力短缺问题,实施限电恐导致减产衝击全球产业。经济部能源署强调,供电都没有问题,在过去几年电力都运作的很好,甚至产业需要的绿电也不断地在开发,毕竟产业是需要跟外界市场竞争。

美国智库大西洋理事会全球能源中心高级研究员韦伯斯特(Joseph Webster)表示,「台湾不仅面临能源紧缺,更重大的问题是电力短缺」。他分析,高度仰赖进口使台湾格外容易受能源供应中断影响,虽然停电部分来自电网老化,但实际主因为电价过低推升需求,才导致供应短缺。

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台湾依赖进口满足逾97%能源需求。台湾过去7年内经歷3次重大停电,4月又出现多次电力短缺。

工业部门用电占全台电力消耗约55.3%。韦伯斯特强调,工业部门需要持续且可靠的电力供应,若未来台湾因供电不足被迫频繁实行限电,届时晶片减产,不仅半导体产业将蒙受鉅额损失,甚至可能衝击整体市场、波及全球产业。

根据绿色和平组织先前预测,2030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将比现今增加1倍,台湾半导体制造业预计增加236%电力消耗。此外,韦伯斯特也提及人工智慧资料中心的电力需求规模令人讶异,台湾未来的电力供应因此面临「相当高的不确定性」。

能源署进一步说明,台电有电网强韧计画,电网就像神经系统,或者是联络的通讯系统,举例来说强韧后单一主干线会分为双主干或者3主干线以避免过度集中,当然电网也不能保证绝对不会发生问题,但强韧后在恢復供电的速度会更快。

此外,能源署指出,报导提到许多产业都没有调电价,且电价都很低,但目前我们的做法是电价该反应就反应,当产业需要帮助时就会去补贴,但产业如果可以赚钱就不会特别去补贴,电价并没有特别低。

另外,微软共同创办人比尔盖兹创立的泰拉能源(TerraPower)10日于怀俄明州举行动土仪式,计画兴建新型核电厂,其将以液态钠取代水作为反应炉冷却剂,可望彻底改变现有发电模式。

美国泰拉能源计画在怀俄明州建造新型核电厂,有望成为全球能源供应新解。泰拉已于3月申请「Natrium」核反应炉兴建许可,该反应炉将以液态钠取代水进行冷却,完工后高峰发电量可达500兆千瓦,可满足40万户家庭需求。

#电力短缺 #供电 #短缺 #能源 #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