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技业10年来併购概况
生技业10年来併购概况

生技医疗股去年以来表现落后大盘的情况逐渐改善,尤其检测相关的生命科学工具、医疗资讯技术股价表现出现反弹。法人强调,美国通膨数据下行,但整体经济表现平稳,医疗产业去年落后大盘约2成,在财报表现平稳,且股价与基本面短暂背离后,可望迎来落后补涨买盘青睐,后市反弹行情可期。

台新医疗保健新趋势基金经理人黄俊晏指出,就生技医疗产业长线来看,美国联邦医疗保险和补助服务中心估计,未来10年整体医疗支出年复合成长率5.4%,占GDP达19.6%,长线成长动能奠基医疗刚性需求。

生技业购併案蓬勃,去年购併件数高达142笔,创四年来新高,购併金额高达2.2兆美元,今年第一季购併活动持续强劲已达42笔,购併金额达450亿美元,医疗保健产业在低评价、刚性需求支撑等优势下,适合纳入长期资产配置。

永丰创新医疗多重资产基金拟任经理人陈世杰表示,现阶段可瞄准创新医疗产业带来的投资机会,掌握投资契机,当升息接近尾声,通常是经济成长动能相对趋缓的时候,金融市场震盪也相对较大。此时医疗照护产业较不受到经济逆风影响,产业相对稳定,目前已来到升息尾声,因此正是布局的好时机。

随科技持续进化,民眾的医疗行为从传统走向智慧,产业商机也由传统制药,转往如远距医疗、智慧监测、机器人手臂、照护中心等创新应用,催生创新医疗的新商机。

富兰克林坦伯顿生技领航基金经理人依凡.麦可罗认为,乐观看待GLP-1药物和肥胖治疗的前景,同时也看到AI在药物探索的潜力,相信AI和机器学习有机会应用于过去被认为无药可治的领域。根据高盛预估,预计至2030年美国服用减肥药的肥胖成年人将从目前的约200万人增加到1,500万人,市场规模从目前约100亿美元增到1,000亿美元,凸显庞大商机。

百达生物科技投资团队强调,今年市场预期升息触顶,且併购热潮、监管放宽、关键新药支持下,看好併购数量与新药核准动能再创新高。

#升息 #长线 #反弹 #智慧 #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