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19日表示,大陆的利率调控机制仍有改进空间,未来可考虑以7天期逆回购的短天期操作利率,作为主要政策利率,同时适度收窄利率波动的幅度,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定价作用,保持足够的弹性和灵活性。
澎湃新闻报导,潘功胜19日在陆家嘴金融论坛上以「中国当前货币政策立场及未来货币政策框架的演进」发表主题演讲时,做了上述表示。
潘功胜说,人行政策利率的品种比较多,不同货币政策工具间的利率关系,也比较复杂。未来可考虑明确以人行的某个短期操作利率为主要政策利率,目前来看,7天期逆回购利率已基本承担这个功能。至于其他期限货币政策工具的利率可淡化政策利率的色彩,逐步理顺由短期及长期的传导关系。
潘功胜提出要持续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尤其针对部分报价利率显着偏离实际最优惠客户利率的问题,着重提高LPR报价品质,以真实反映贷款市场利率水准。
潘功胜还说,目前大陆利率的上下区间已初步成形,上沿是常备借贷便利(SLF)利率(7天期为2.8%),下沿是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0.35%),总体来说幅度较大。观察近期货币市场利率走势,已能够依据政策利率中枢平稳运行,波动区间明显收窄。未来若要向市场传递更清晰的利率调控信号,就需要收窄利率波动的幅度。
针对近两个月狭义货币总计数(M1)年增率出现负增长,引发外界关注,潘功胜解释,大陆的M1统计口径是在30年前确立,应该要适应形势变化不断完善。随着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支付等金融创新迅速发展,应考虑将个人活期存款以及一些流动性很高或有支付功能的金融产品纳入M1统计范围,以反映货币供应的真实情况。
潘功胜还说,在当前的货币调控中,灵活运用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政策工具,同时保持政策定力,不大放大收。对此广开首席产研院资深研究员刘涛解读,为鼓励银行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以及美国联准会下半年可能转向降息、人行下调政策利率的空间因此增加。刘涛预估,最快将在第二季末或第三季,启动年内第二次降准。第三季后半段,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有望下调10~15个基本点,而LPR也可能相应下调。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