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部推动SRF(固体再生燃料)以解决垃圾问题,但过去相关管制标准过于宽松,让部分SRF的料源恐混入如PVC等含氯塑胶,燃烧时会产生戴奥辛,导致民眾不满,环境部20日再次预告相关办法,将就SRF含氯量高低等分级管制,明列各类燃料使用对象及要求装设高规格的空气污染防制设备,并加强管制使用资源循环燃料衍生的空气污染排放,如戴奥辛等就比照最严格的大型焚化炉排放标准。
环境部20日预告「公私场所固定污染源燃料混烧比例及成分标准」、「公私场所固定污染源应符合混烧比例及成分标准之燃料」及「锅炉空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等3项修正草案。
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副司长张根穆表示,盼透过此次修正达到源头分级管理、制程操作防制、管末排放管制等3面向精进,依SRF的含氯量高低订定不同标准,并参照固定污染源最佳可行控制技术规范应装设戴奥辛、粒状物、硫氧化物及氮氧化物等污染防制设备,并要求使用SRF採用最严格的重金属与戴奥辛排放标准。
环境部资源循环署副署长林健三说,目前已启动SRF营运体检辅导作业,将在体检结束后提出SRF管理办法,将会与大气环境司的管制一致,也思考要在未来的资源循环促进法中载明管制SRF的法源。
看守台湾秘书长谢和霖说,对于依料源品质不同,要求不同排放标准限制乐观以对,但现行SRF燃料多为混烧使用,应依混烧比率不同订定不同标准,而非全数以同一标准,忧心便宜行事让业者可以轻松过关。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