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成功拓展外销市场的国内重工业大厂。工业周期性公司如机械制造商、巴士制造商和重型卡车引擎制造商等,因为有好的产品和商业模式,因此在产业中处于领导地位,能够在国内市场找到成长动能。
但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够在今天所称的「全球南方」(Global South)找到出口市场。事实上,在东南亚、东欧、拉丁美洲或中东等其他新兴市场,这些公司找到了成长的驱动力。这似乎是一个强劲的趋势,而且应该会持续下去。这一趋势可能会帮助这些公司的获利成长持续到今年年底、甚至更久。
第二,农业生物科技与农业化学的创新。随着世界人口不断增长,对农产品生产压力也随之增加。加上气候变迁等因素,南亚或拉丁美洲某些市场的乾旱、洪水等气候事件正在推高某些农产品价格。随着农产品价格上涨,中国一些食品公司也会因此获利,其产品价格可能随着食品成本上涨而上调。此外,为提高农业生产量,也推动农化产品的需求,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农药生产国家与出口国家之一。
第三,制造业中导入人工智慧。在中国大陆,人工智慧的投资机会可能较为集中在一些硬体设备制造商,这些制造商生产的零组件将应用于资料中心或帮助提升算力等。这些可能会继续保持强劲成长,因为其他国家或地区正在想方设法增加算力,以应对人工智慧的到来。
第四,绿能转型。中国政府想要并将实施自己的碳中和政策,因为愈能实践绿能政策,就愈能摆脱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中国自身并不生产或生产不足化石燃料,因此需要从其他国家如俄罗斯或沙乌地阿拉伯进口石油。中国若能避免使用化石燃料,并进一步使用境内生产能源如太阳能电池板或风力发电机,中国越有机会掌握能源主导权。
在绿能相关投资中,太阳能板产能在全球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但目前已进入价格战的激烈竞争。因此,投资人可考虑注意力转至储电应用、电力传输与配电设备、再生能源等投资机会。
另一方面,电动车时代已经到来。只要在中国大陆四处走走,就会发现愈来愈多的电动车,这些电动车正在取代传统汽车。这个领域有许多资金雄厚的玩家,因此出现激烈的价格竞争。这对消费者来说是好事,因为他们可以花更少的钱买到更好的汽车;但对那些赔本销售的汽车商来说,就很糟糕。因此,在考虑电动车的获利能力与选择相关股票时,需要非常谨慎。
毫无疑问,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它正在远离2010年代和甚至可能是2020年代初期的高速成长时代,并且正在摆脱过度依赖房地产建设等债务驱动的成长模式。
当经济转型结束时,我们相信经济成长仍会存在,只是成长速度会有所趋缓。但经济成长的结构将具有更好的体质,主要由国内消费和经济加值活动驱动,同时也会由制造业推动,例如电动车、太阳能电池板等。因此,如果投资人相信未来的经济前景会有所不同,投资方式或许就应该调整。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