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国防军品的建构,关系日后国防力量的展现,因此国防部为优化国防军品的品质以及建立完整的国防产业供应链,于110年6月推动了国防部军品认证,从发展台湾国防的角度来看,是相当良好的国防工业政策,但就实际应用来看,似乎与民间军工厂商出现了明显的落差。

国防部在111年10月所发布的「国防部主管112年度单位预算评估报告」中,即指出国防产业发展条例施行后,民间申请列管军品厂商资格级别认证情形欠佳,尚待设法改善以达促进民间厂商加入国防产业供应链之目标,此一结论让这几年全面推动的「国防自主」无形中蒙上了一层阴影。

事实上,国防部军品认证政策虽然立意良好,但是欠缺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思考,民间军工企业表示,国防部军品认证需通过三项评核始可通过,即资料审查、蒞厂实质审查及全厂人员资安审查,审查时程最快动辄一年,实比企业上市柜繁琐,还要依品项进行军品认证,非依厂商资格认证即可放行,即欲投标军品均须经过认证,国防部军品品项高达千款,负责国防部军品认证的评核单位人力、时间够吗?

而评核时程过长且是否能通过国防部军品认证都是未知数,难怪国防部军品认证实施一年后,所得结论是认证情形欠佳。

另外,还有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即国防军品採购均须以标案结案,在国防部军品认证架构下,需通过认证及标案两大关卡,在未确定下,民间厂商根本不会备料,况且军用部品又不是随来即装,大都是单一元件整合成系统再予以供应,因此一项高端军品从认证、标案到出货,可能要耗时两年以上了。

在面对对岸日益频繁的军事挑衅,国防单位是否应积极思考如何加速国防产业的发展,以达到务实的「国防自主」。

#审查 #国防部军品 #厂商 #国防部 #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