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有立委担心,对岸汽车来台组装销售将衝击本土汽车零组件供应链,经济部次长连锦漳表示,现行法令不允许中国大陆整车来台,仅零组件可来台组装,但需一定比例国产化,且比例会逐年拉高。看到这种报导,真有「今夕是何夕」之感,也惊讶于经济部高层竟还活在一个和国际脱离的平行世界而毫不自知。
这种要求国产品要有一定比例的零组件必须国产化的规范,专业的经济术语是「自制率」,是过去许多开发中经济体包括台湾常用的产业政策,但因其严重影响国际贸易自由化,在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WTO)的乌拉圭回合谈判后,就被禁止成员继续使用。然而,在将近30年后,我国经济部竟然不打自招公开宣称还在使用,真令人惊讶无比。我国是WTO成员,若WTO的任何「受害国」在审查我国贸易政策时提出控诉,我国将会成为眾矢之的。
事实上,我国保护汽车产业已超过70年,到现在还在以高关税保护,是典型保护「幼稚产业」的失败案例。一个造成失败的重要原因,就是连带保护汽车的零组件产业。由于要求「自制率」,所以国内零组件产业可以免除大量的进口竞争,导致整车业者必须使用价格高、品质差的国产零组件,降低了整车的竞争力。现在继续执行这种政策,只会让台湾的整车产业继续沉沦,永无翻身之日。
连产业发展水准落后台湾许多的泰国,现在都已远抛台湾,成为东南亚的底特律了。经济部不深切反省,继续以表面上保护,实际上是伤害的方式在照顾台湾汽车业者,实在让人难过。
世界银行的经济专家曾对幼稚产业的保护模式提出看法,认为保护水准不能太高,只能有中度的保护;而保护的时间原则上不要超过6年。若是在这种保护下还无法和进口产品竞争,就表示此种产品无「比较优势」,只能放弃保护。政府政策的协助有其极限,不能「太超过」,否则代价极高,最后还是会失败,并严重损及消费者权益。
过去,在台湾违反世贸规则的案例上,对岸都不会提到WTO去,希望透过台湾的公协会来协调处理,避免将「国内问题」国际化。然而,目前两岸关系显着恶化,对岸很有可能将此问题提到WTO。况且,此事一经媒体报导,也会提醒其他的「受害国」,经济部官员发言应谨慎。
奉劝经济部,早日跟上时代,放弃这种早被禁止的措施,避免招来WTO控诉的尷尬,也可让国内汽车整车业者因而有更强的竞争力。(作者为华梵大学特聘教授)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