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近年因持续增(修)相关国安法令,发生多起台湾民眾遭其有关部门非法扣押、留置、盘查等案件,严重威胁台湾民眾赴陆港澳之人身安全。因此,陆委会随即对大陆旅游发布橙色警示,而此举也引起两岸社会广泛讨论的话题。

首先,依外交部领事事务局的国外旅游警示分级表,可区分为灰色、黄色、橙色与红色四种警示,并代表着:提醒注意、特别注意旅游安全并检讨应否前往、避免非必要旅行、以及不宜前往,宜尽速离境。但就目前的两岸关系而言,不论是「一国两府」或「一国两制」,双方宪法均视对方治权下的领土为所属国土。因此,民眾要前往大陆、香港、澳门等地,仅能参考陆委会的旅游警示专区网站,也就是避免非必要旅行的橙色警示讯息。

其次,陆委会发布橙色警示的背后,是在北京颁布「惩戒台独22条」后作出的决定,目的在于保护国人的安全与利益。台北是基于当前两岸政治环境的评估,并考虑到可能存在的风险。但是,对大陆的警示展现的究竟是负责任的预防措施,或是不负责的撇清关系呢?

会产生如此的疑问,是因为仍有民眾选择前往大陆旅游。尤其是近期对于不少前去的网红而言,其职业生涯是与社交媒体活动紧密相连的,再加上两岸近年因「去中化」的思想教育,导致民眾对于大陆的认知,可能只停留在如「大陆寻奇」这样的节目。因此,前往大陆进行深度旅游,不仅带来新一波的流量热潮,且新鲜的内容和独特的体验也可吸引观眾。因此,即使面临政府的劝戒,他们也可能因为职业压力而选择前往旅行。

此外,前往的民眾或多或少也认为,自己有能力承担旅行中遭遇的风险。毕竟,每个人都有权利根据自己的判断做出决定,这是个人自由的体现,也是台湾民主社会体制展现的价值。只是,笔者仍需特别提醒一点:个人的自由选择,并非是无限上纲的。

在全球化的今天,个人行为往往会对他人甚至整个社会产生影响。虽然政府的警示并不是强制的命令,但也应该得到适当的尊重。毕竟这是对整体情况考量而发布的,用意是在降低对民眾的潜在风险及威胁。

总之,目前前往大陆旅游为橙色警示是不争的事实,身为百姓的我们也只能尊重政府的政策,并在自由与责任之间找到平衡点,并以负责的态度做出选择。(作者为自由撰稿者)

#责任 #大陆 #大陆旅游 #陆委会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