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旧城区拥有多条古溪流,为重现歷史水文、再现风华,台南市政府都发局以「府城古河道重现计画」争取前瞻全国水环境改善补助3800万元,今年底将完成中西区福安坑溪露明段规画设计,成为府城古河道重现第1个示范点,预计明年动工,盼尽快让市民亲近福安坑溪。

台南发展脉络与溪流紧密联结,包括德庆溪、福安坑溪、枋溪及文元溪,除了流经东区与南区的竹溪,多数溪流随着城市发展多已没入地下,不见天日,屡有文史团体倡议打开古河道,营造亲水环境。

其中,福安坑溪目前仅在建兴国中及一旁台南浸信会,露出80公尺溪流,其余均被建筑物或排水沟挡住,都发局锁定以福安坑溪作为第1处示范点,但也坦言重现整条古河道难度甚高,初步将营造既有的福安坑溪露明段80公尺水环境,并对外开放。

「府城古河道重现计画」于去年陆续办理公民参与式工作坊,并广纳文史、学界、NGO团体等各界意见。都发局长徐中强说,大家对于重现古河道都高度期待,现阶段目标就是让民眾可以先亲近福安坑溪为原则。

由于福安坑溪露明段目前在建兴国中校内,学校基于校园安全,一般人无法随意走进去一探究竟,如何对外开放牵涉到建兴国中、浸信会土地产权,目前已跟学校沟通得差不多,但教会部分仍有产权问题待解决。

徐中强说,初步规画争取教会能有1处出入口,方便民眾可以走进去一窥府城歷史水文,认识市区原来有古河道,年底前将完成规画设计,并取得各方共识后,预计明年动工;至于民代争取其他溪流如德庆溪等开盖、重现,先看福安坑溪重现后成效,后续再一步步来。

#水文 #动工 #重现 #坑溪 #府城